第四节:警徽下的传承
开学前的家庭聚会上,李想的录取通知书被摆在餐桌中央,像件珍贵的展品,旁边的《刑侦案例汇编》翻开着,周建斌写的那句赠言被李明远用精致的相框裱了起来,挂在客厅最显眼的墙上,和当年他当联防队员时的红袖章并排挂着 —— 红袖章的红布已经褪色,边角磨破了,却还沾着当年夜市巡逻时的尘土,像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六岁的妹妹举着冰镇可乐,奶声奶气地说:“哥以后当警察,是不是就能抓小偷、帮好人了?就像电视里那样!” 李想突然挺直腰板,像宣誓似的,声音响亮又坚定:“不光要抓小偷,还要帮周师傅这样的好人,帮所有需要帮忙的人!就像周师傅帮我修自行车、帮张奶奶搬东西一样!”
李明远的目光落在阳台的旧物箱上,里面装着他年轻时当联防队员的装备:手电筒、哨子、红袖章,还有一把没开过刃的橡胶棍。当年他在夜市抓小偷时,被小偷用水果刀捅伤的伤口现在还隐隐作痛,李想当时才六岁,抱着他的腿哭得撕心裂肺,说 “爸爸我长大了要当警察,保护你,不让坏人欺负你”,手里还攥着块没吃完的水果糖,糖都被眼泪泡化了,黏在他的裤子上。
“周师傅托人捎来的,说是给你的开学礼物。” 李想突然从书包里摸出个小盒子,打开一看,是枚辅警的旧肩章,边角磨得发亮,却擦得干干净净,连金属扣都透着光,“他说这是周磊哥以前当辅警时戴过的,现在周磊哥要去考警校的成人自考,让我留着,警醒自己不管啥时候都不能忘了初心。” 他小心翼翼地把肩章别在录取通知书的封面上,金色的警徽和银色的肩章在灯光下交相辉映,像两颗互相守望、彼此照亮的星星。
开学那天,周建斌的三轮车破例开进了学校 —— 李想跟学校保安好说歹说,才同意让周师傅把车开进来帮忙搬行李。李想的行李箱上贴满了从快递单上剪下来的邮票,五颜六色的,像件艺术品,每个邮票下面都写着 “加油”“坚持”“不忘初心” 的小字。
周建斌帮他把箱子搬上校车时,突然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儿子周磊也报了警校的成人自考,说看你当警察这么光荣,他也想跟你学,以后当个体面的、能帮人的警察。” 他的手指在李想的书包上划了划,那里别着枚新的警徽挂件,是用他送的那本《刑侦案例汇编》的书脊木料做的,小巧又精致,上面刻着 “警” 字。
“周师傅,这钱您一定收下!” 李想突然把那个红包又塞进周建斌手里,这次紧紧按住了他的手腕,眼神格外认真,“这不是送礼,是我预支的‘破案奖金’!等我将来立了功,拿到真正的奖金,再请您喝冰镇可乐,喝最好的那种!” 校车的喇叭响了,催促学生上车,他转身跑上车时,校服后背用马克笔写的 “未来警官” 四个字,在阳光下闪得耀眼,像个滚烫的承诺。
周建斌站在原地,捏着手里的红包,看着校车渐渐远去,突然觉得眼眶发热 —— 他知道,这不是普通的红包,是两代人对 “善良”“正义” 的传承,是比警徽更珍贵的东西。
第五节:阳台上的守望
四年后的毕业典礼上,李想的警服笔挺得没有一丝褶皱,肩章在阳光下泛着庄严的光。他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时,突然指着台下的周建斌笑了,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礼堂:“我收到的第一份‘警礼’,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是一位快递师傅送的《刑侦案例汇编》,扉页上写着‘愿你永远记得帮人的热乎劲’,这句话,我记了四年,也会记一辈子。”
台下的周建斌眼眶突然热了,眼泪差点掉下来。他的三轮车早就换成了电动厢式货车,车身上印着 “诚信快递,温暖送达” 八个字,副驾上总放着两罐冰镇可乐,遇见爬楼送件的同行或者需要帮忙的人,就递过去一罐。儿子周磊坐在他旁边,穿着崭新的辅警制服,正用手机激动地拍着台上的李想,说 “以后一定要跟李哥当同事,一起保护老百姓”。
李想走下台时,第一时间走到周建斌面前,敬了个标准的警礼:“周师傅,谢谢您当年的书,还有那枚肩章,我一直带在身边。” 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里面是枚崭新的警徽,“这是我用第一个月工资买的,送给您,也送给周磊哥,希望我们都能记住初心,做个帮人的好警察。”
李明远的手机里存着一张照片,是李想第一天穿警服回家时拍的。照片里,李想站在六楼的阳台上,周建斌的货车刚好停在楼下,两人隔着六层楼的距离,同时敬了个礼 —— 李想的警礼标准又庄严,周建斌的礼虽然不标准,却格外真诚。阳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像两根并肩而立的旗杆,笔直又坚定。
入职后的第一个周末,李想回了趟家。刚到小区门口,就看见周建斌的货车停在路边,几个快递员围在车旁,周建斌正给他们分冰镇可乐。看见李想,周建斌笑着递过来一罐:“尝尝,还是当年那个牌子,冰得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人间烟火故事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人间烟火故事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