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想起西陲的牧民,夏日里虽也炎热,但他们很少像中原人这般易心火旺盛,细问之下,才知他们夏日里常喝一种用蒲公英泡的茶,蒲公英味苦性寒,能清热解毒,恰好能平衡夏日的火气。而且他们劳作归来,从不立即喝冰水解渴,而是喝些温凉的茶水,说这样不伤身子。
“夏日出汗多,需及时补充津液,但不可贪凉。”轩辕强调,“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会耗伤心气,故夏日劳作,要注意劳逸结合,不可过度消耗。就像夏日的草木,虽生长旺盛,但若烈日持续暴晒而无水滋润,也会枯萎。”
他让弟子取来一把蒲扇,递给那心烦的患者:“回去后,每日傍晚到河边散散步,吹吹晚风,睡前用温水泡泡脚,再喝上一碗莲子汤,少动怒,多静心,不出几日便会好转。”
患者连连道谢,拿着蒲扇离去。
夏去秋来,天高云淡,秋风渐起,吹得树叶簌簌落下。医庐外的晒谷场上,族人正忙着收割庄稼,空气中弥漫着谷物的清香。但也有不少人因秋燥而出现干咳、咽干的症状,其中一位老者,咳得尤其厉害,甚至夜间都难以安睡。
轩辕为老者诊视后,道:“秋属金,对应肺脏。肺主气司呼吸,又外合皮毛。秋日气候干燥,易伤肺津,你这便是肺燥所致。”
老者咳着问道:“先生,这秋日看着清爽,怎就伤了肺呢?”
轩辕指着窗外飘落的枯叶:“金性肃杀,如秋风扫落叶,秋日的干燥之气,也如无形的风刀,会耗伤肺的津液。肺喜润恶燥,就像草木在秋日需要雨露滋润,否则便会干枯。”
他取来一瓶蜂蜜和一些雪梨,对老者道:“这雪梨性凉味甘,能润肺生津;蜂蜜能润燥止咳。你回去后,将雪梨切块,加些蜂蜜蒸熟食用,每日一次,再用麦冬、玉竹煮水喝,几日便能缓解。”
又叮嘱道:“秋日养生,重在润肺防燥。穿衣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背部,肺俞穴在背,若受寒,易引发咳嗽。饮食上,宜食白色食物,如百合、银耳、梨,这些食物入肺,能滋养肺阴。”
他想起北方部落的秋日饮食,他们虽不产雪梨,却常用白萝卜煮水喝,白萝卜色白,性甘平,也能润肺下气,效果虽不如雪梨显着,却也贴合秋日养肺之道。
“秋日也需‘收’。”轩辕补充道,“夏日阳气外泄,秋日则需收敛。就像果实成熟后要收获入仓,人在秋日也要早睡早起,收敛心神,不可像夏日那般过度消耗。”
老者记下轩辕的话,拿着雪梨和蜂蜜离去。望着他的背影,轩辕对弟子们道:“秋日如中年人,褪去了年少的躁动,多了几分沉稳,养生也要顺应这份收敛之性,让肺气清肃,津液充足。”
冬日来临,寒风呼啸,大地被冰雪覆盖。部落里的人们大多减少了外出,躲在屋内取暖。医庐里,一位妇人正愁眉苦脸地说自己总觉手脚冰凉,夜里睡得不安稳,连月经都变得不规律了。
轩辕为她诊脉后,道:“冬属水,对应肾脏。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冬日阳气潜藏,就像动物冬眠,人也需藏精蓄锐。你这是肾阳不足,肾精亏虚所致,与冬日未能好好养肾有关。”
妇人疑惑道:“我每日都待在屋里,没怎么劳作,怎会肾精亏虚呢?”
轩辕解释道:“养肾并非只靠不动,更要‘藏’。冬日宜早睡晚起,待日出后再外出,这便是顺应阳气潜藏之性。若冬日仍熬夜劳作,就会耗伤肾精,如同在寒冬里开挖泉眼,泉水只会越来越少。”
他取来一些核桃和黑芝麻,递给妇人:“这些黑色食物入肾,能补肾益精。你回去后,每日吃几颗核桃,再用黑芝麻煮粥喝。另外,可适当吃些羊肉、狗肉等温热食物,能温补肾阳,抵御严寒。”
又道:“冬日也需‘动’,但不可剧烈。可在屋内做些导引术,如八段锦中的‘两手攀足固肾腰’,能固肾强腰。就像冬日的松柏,看似静止,内里却积蓄着生机,待春日一到便会迸发。”
他想起南方部落的冬日养生法,他们虽不如北方寒冷,却也注重冬日补肾,常用枸杞泡酒喝,枸杞性平,能滋补肝肾,泡酒后更添温热之性,适合冬日饮用。
“冬日养生,关键在‘藏’。”轩辕总结道,“就像大地藏起种子,等待春日萌发,人也要藏好肾精,为来年的生机储备能量。肾水充足,方能滋养肝木,如冬日的雪水滋润土地,来年才能草木繁茂。”
从春日养肝,到夏日养心,秋日养肺,冬日养肾,再加上长夏养脾,轩辕将季节、五行与五脏养生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养生之道。他将这些道理一一传授给弟子和族人,让他们依时而动,顺性而养。
渐渐地,部落里因时令变化而患病的人越来越少,人们的气色也愈发红润,连劳作的精力都比以往充沛了许多。看着这一切,轩辕欣慰不已,他知道,这些顺应自然的养生智慧,终将像种子一样,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惠及更多的人。
想知道轩辕后面会发现什么?且看下一章自有分晓。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古人的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