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拿起一块生姜,掰了一小块递给阿石:“你尝尝。”阿石咬了一口,辣得直咧嘴。“生姜性温,夏天吃点能驱散体内的湿气,”轩辕解释道,“但不能多吃,就像夏天晒太阳,晒一会儿舒服,晒久了就会中暑。”
他又拿起一颗红枣:“这东西味甘,性平,什么时候吃都好,能补气血。但要是吃多了,也会胀气。所以说,不管什么好东西,都得有个度。”
厨人们听得认真,有的还在陶片上刻记。阿芸问道:“先生,那有些食物不能一起吃吧?我听说吃了猪肉就不能吃梅子,会肚子疼。”
轩辕点点头:“确实有讲究。比如柿子和螃蟹,一起吃会拉肚子;羊肉和西瓜,一热一寒,肠胃会受不了。”他让弟子取来之前整理的药食宜忌清单,分发给每个厨人,“这上面记了常见的相克食物,你们做饭时多留意。”
讲完这些,已经日头偏西。轩辕让厨人们把今天学到的回去教给族人,还定下规矩:每个部落每周要派人来医庐学习,汇报饮食健康情况。“从明天起,”轩辕最后强调,“各部落要设个‘尝膳人’,每天做饭前先检查食材,不新鲜的坚决不用,做好的饭菜也要有人先尝一点,没事了大家再吃。”
厨人们纷纷应下,捧着清单离开了。阿禾看着他们的背影,问轩辕:“先生,这么多规矩,他们能记住吗?”
轩辕望着天边的晚霞,晚霞像一块巨大的彩色丝帛,铺满了天空。“慢慢教,总会记住的。”他说,“病从口入,这话一点不假。咱们医庐治得再好,不如让族人少生病。”
接下来的日子,各部落的饮食渐渐有了变化。清晨的广场上,再也看不到抢吃剩食的孩童;厨房里,厨人们严格检查食材,变质的东西都远远埋掉;饭桌上,荤素搭配更合理,夏天的野菜羹里多了点生姜,冬天的肉汤里加了些萝卜。
一个月后,医庐的肠胃病患者果然少了大半。阿柱痊愈后,主动当起了有熊国的“尝膳人”,每天天不亮就去检查粮仓和菜窖,谁要是想把剩菜留到第二天,他第一个不答应。“先生说了,”他逢人便讲,“省下一口坏肉,能少遭半夜罪,划算!”
这天,轩辕正在医庐整理医案,阿芸提着个陶罐来了。“先生,您尝尝我做的冬瓜羊肉汤。”她揭开盖子,一股鲜香扑鼻而来,汤里飘着几片冬瓜,“按您说的,冬天吃羊肉暖身,加冬瓜去去油腻,族人都说好喝,没一个闹肚子的。”
轩辕盛了一碗,喝了一口,羊肉的醇厚和冬瓜的清爽恰到好处。“做得好,”他称赞道,“这就是饮食有节,既照顾了口味,又顾着健康。”
阿芸笑得合不拢嘴:“还有呢,我们部落的小孩现在都知道,饭前要洗手,生的熟的要分开放。昨天有个小孩看见他爹要吃变味的栗子,硬是哭着不让吃,把他爹气笑了。”
轩辕听着,心里暖暖的。他走到门口,看着广场上嬉戏的孩童,他们的脸蛋红扑扑的,再也不是之前那种面黄肌瘦的样子。远处的田地里,新种的蔬菜绿油油的,预示着又一个丰收的季节。
“先生,您看,”阿禾指着天边飞来的一群大雁,“它们也要南飞了,这季节就该吃点温热的食物。”
轩辕点点头,目光深邃。他知道,饮食养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代代相传。就像这四季轮回,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顺应着自然去吃,去活,才能少生病,多安康。
那么,这些饮食规矩能一直坚持下去吗?族人在执行过程中还会遇到哪些难题?轩辕又会想出什么办法来解决?且看下一章情节内容更精彩。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古人的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