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滩的喧嚣与“守旧会”掀起的波澜,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在了身后。自汇丰银行那场“鸿门宴”后,黄砚舟与林星晚深知,租界内的明枪暗箭只会愈发频繁,威尔逊领事及其背后的势力绝不会轻易罢手。然而,一则经由卡尔·施耐德紧急破译、自西藏拉萨加密传来的讯息,如同一道划破阴霾的闪电,迫使他们必须暂时离开这权力的漩涡中心。
讯息来自一位与理事会有秘密联系的藏族学者,他在拉萨附近、古老的古格王朝遗址进行田野调查时,于一处隐秘洞窟的岩壁上,发现了与南极“回响之座”中极其相似,却又融合了本地宗教图腾的奇异符文。初步判断,极有可能是一处未被记录的萨玛拉扎观测站遗迹,其年代甚至可能比南极的发现更为久远。
“必须亲自去一趟。”书房内,油灯的光晕映照着黄砚舟坚毅的侧脸,他指着摊开在桌面上的西藏地图,那上面用红笔圈出了古格王朝的大致位置,“威尔逊他们在上海步步紧逼,无非是想抢夺、控制已知的技术。而这处新发现的遗迹,或许隐藏着更核心、更古老的秘密,是我们打破僵局,甚至理解萨玛拉扎文明真正意图的关键。绝不能让他们抢先。”
林星晚坐在他身旁,手中捧着一杯热气袅袅的酥油茶——这是他们为适应高原环境提前做的准备之一。她看着地图上那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眼中虽有对未知艰险的忧惧,但更多的是一种与丈夫共同面对的决心。“高原苦寒,路途遥远,且情况不明……砚舟,我与你同去。多一个人,多一分照应,也多一双眼睛。”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何况,对于能量符文的感应与解读,我或许能提供一些独特的视角。”
黄砚舟转头看她,灯光下,妻子清澈的眼眸中倒映着跳动的火焰,也倒映着他的身影。他深知高原环境的严酷,心中万分不愿她涉险,但更明白她所言非虚,以及她与自己并肩而立的决心。他伸出手,覆盖在她微凉的手背上,千言万语化作一声低沉的叹息和一句充满依赖的嘱托:“好……但此行非同小可,一切需得格外小心。阿星晚,你要答应我,无论如何,首要保重自己。”
“我晓得。”林星晚反手与他十指相扣,唇角泛起温柔而坚定的弧度,“你我夫妻一体,风雨同舟,何曾惧过路途艰险?”
考虑到行动的机密性与高效性,他们最终决定只带上得力干练的林小满,以及少数几位精通野外勘探与安保的理事会成员。通过霍船长早年建立的一些特殊渠道,他们联系到了一架前往青海的西式军用运输机,再辗转抵达拉萨。
当飞机的轮子重重地撞击在贡嘎机场简陋的跑道上,剧烈的颠簸将假寐中的众人惊醒。舱门打开,一股清冽、干燥且带着凛冽寒意的空气瞬间涌入,与上海那黏腻温润的气息截然不同。耀眼的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泻下来,天空是那种只有在极高海拔才能见到的、近乎纯粹的湛蓝,远处,连绵的雪峰在日光下闪烁着圣洁而冰冷的光芒,如同沉默的巨人,俯瞰着苍茫大地。
早已等候在机场的,是西藏地方政府指派的代表扎西顿珠。他是一位身材敦实、面色黝黑泛着高原红的藏族汉子,穿着传统的藏袍,头戴毡帽,眼神明亮而淳朴。见到黄砚舟一行人,他快步上前,双手合十,用带着浓重口音、不甚流利的汉语热情地说道:“黄先生,林夫人,一路辛苦!欢迎来到雪域高原!”他的笑容真诚而略带腼腆,“古格遗址那边,路不好走,条件也艰苦得很。我们已经按照要求,准备好了健壮的马匹,还有最好的向导和驮运物资的牦牛。佛祖会保佑心怀善念的远客的。”
简单的寒暄与物资清点后,一行人便骑着马,沿着奔腾不息、宛如碧玉丝带的雅鲁藏布江,向着西北方向的古格遗址迤逦而行。马蹄踏在碎石路上,发出清脆的“哒哒”声,混合着江水的咆哮、风中猎猎作响的经幡,以及远处偶尔传来的鹰唳,构成了一曲苍凉而雄浑的高原交响。
林小满到底是年轻人,虽经旅途劳顿,此刻却被这壮阔而新奇的景色激起了无限好奇。她策马跟在黄砚舟与林星晚身侧,手中拿着那份标注了古格位置和周边地形的手绘地图,忍不住问道:“黄大哥,星晚姐,这古格王朝,说起来是差不多一千年前,咱们这片土地上自己兴起的王国,它……它怎么会和遥远星海的萨玛拉扎文明扯上关系呢?这中间隔着的,可不只是千山万水啊。”
黄砚舟勒了勒马缰,让坐骑的步伐稍缓,他望向远处天地相接处那一片赭黄色的、如同巨大蜂巢般矗立在土林之上的古格王朝遗址残垣,目光悠远,仿佛穿透了时光的迷雾。他缓缓开口道,声音在空旷的原野上显得格外清晰:“小满,你这个问题,问到了关键。古格王朝虽偏安一隅,但其鼎盛时期,在天文历法、建筑技艺,乃至金属铸造方面,都达到了令人惊叹的高度。尤其他们的天文观测,据零星的古老文献记载,可谓‘夜观星象,能知祸福’,精准度远超同时代的其他文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南洋遗梦:荆棘与星途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南洋遗梦:荆棘与星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