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港的清晨,总是笼罩在一层薄如蝉翼的海雾之中,咸湿的空气里混合着海藻、香料与远洋轮船特有的机油气味。今天,码头却比往常更加喧闹了几分。并非因为寻常的货物装卸,而是为了一艘即将启航的特殊船只——“拾光号”。
这并非一艘普通的远洋客轮或货船。它是由“星晚-砚舟文化基金会”倾力打造的一艘专用文化考察船。船体线条优雅而坚固,乳白色的船身上,用遒劲的墨蓝色字体书写着“拾光号”三个大字,寓意着拾取那些被时光尘埃掩埋的文明碎片。桅杆顶端,除了飘扬着熟悉的旗帜,还特别悬挂着一面绣有抽象星图与书籍图案的基金会徽章帆旗,在微风中猎猎作响。此次航行,被命名为“星轨之旅”,计划进行为期数年的环球文化考察,旨在实地探访、记录并与世界各地的学术机构交流保护濒危文化遗产的经验,同时,也是将南洋文化交流中心的精神与友谊,带往更广阔的世界。
码头上,送行的人群熙熙攘攘。基金会的同仁、槟城的文化界名流、受过资助的年轻学者、以及许多闻讯赶来表达祝福的普通市民,将码头围得水泄不通。阿旺带着他的儿孙们来了,史密斯博士虽然年事已高,依旧坚持要来送行,他握着黄砚舟的手,激动地重复着嘱咐,一定要将沿途的见闻详细记录,特别是关于古代航海技术的部分。老船长更是穿上了他那身最庄重的制服,像一座灯塔般矗立在人群前方,目光炯炯地检视着“拾光号”的每一个细节,仿佛在送别自己即将远航的孩子。
林星晚(晚星)抱着他们刚刚出生不久的女儿,站在靠近舷梯的位置。她穿着一条适应海上生活的浅米色针织长裙,外罩一件保暖的软绒披肩,产后略显清瘦的脸庞上洋溢着一种柔和而坚毅的光辉。她怀中的女婴,裹在柔软的鹅黄色绒毯里,只露出一张粉雕玉琢的小脸,黑亮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偶尔咿呀一声,引得周围的女眷们怜爱不已。黄砚舟为女儿取名“黄忆舟”,小名“舟舟”,既嵌入了自己的名字,寓意血脉延续,更寄托了希望她的人生能如安稳航行的舟楫,亦能承载文化传承的使命。
黄砚舟正与船长和几位核心考察队员进行着最后的航程确认。他今日穿着一身利落的卡其色探险装束,更显肩宽腿长,眉宇间是经过岁月洗礼后的沉稳与即将开启新旅程的振奋。林小满则像一只忙碌而兴奋的小燕子,穿梭在船员和送行宾客之间。她已经是个完全褪去稚气的大姑娘了,一身干练的衬衫长裤,长发束成利落的马尾,胸前挂着基金会的工作证和一台新式的便携相机。她不仅是“星灵计划”的负责人,也是此次“拾光号”考察队中负责影像记录与青年文化交流项目的专员。她时而用流利的英语与来自英国的海洋生物学家交谈,时而又用夹杂着马来语的方言与本地船员确认行李安置,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光彩和对未知世界的无限憧憬。
“都安排妥当了?”林星晚走到黄砚舟身边,轻声问道。海风吹拂起她额前的碎发,她小心地用手替怀里的舟舟挡了挡风。
黄砚舟转过身,目光首先落在妻子和女儿身上,那眼神里的锐利与干练瞬间化为了能溢出水来的温柔。“嗯,航线、补给、人员都核查过了,万事俱备,只等吉时。”他伸出手指,极轻极轻地碰了碰女儿柔嫩的脸颊,小舟舟似乎感受到父亲的触摸,咧开没牙的小嘴,露出一个无意识的笑容。黄砚舟的心瞬间被填得满满的,低声道:“瞧她,好像知道我们要带她去见识大千世界似的。”
林星晚莞尔:“她呀,现在只知道饿了困了,不过,能从小就在船上,听着海浪声,看着不同肤色的人,感受着不同的文化,对她来说,或许是件好事。”她抬眼望向烟波浩渺的海平面,眼神有些悠远,“就像我们小时候,困于一隅,何曾想过世界如此之大。”
“所以,我们要带她去看,去经历。”黄砚舟的语气坚定而充满期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这‘拾光号’,就是要将这两者结合起来。”
这时,林小满气喘吁吁地跑过来,额角带着细密的汗珠:“姐夫,姐姐!一切都准备好了!船员说再过一刻钟就可以解缆了!”她的目光落在外甥女身上,立刻变得无比柔软,凑过去轻轻逗弄舟舟的小手,“小舟舟,姐姐要带你去冒险咯,我们去寻找那些藏在世界角落里的、会唱歌的星星好不好?”
看着小满对舟舟自然而然的疼爱,黄砚舟和林星晚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欣慰。小满的成长,无疑是他们过去十年最大的成就之一。从那个需要被保护的小女孩,到如今独当一面的文化守护者,她的蜕变,本身就象征着希望与传承。
吉时已到。汽笛长鸣,雄浑而悠远,压过了码头上所有的喧哗。“拾光号”巨大的船体开始缓缓移动,与码头之间,漾开一圈圈越来越大的涟漪。送行的人群挥舞着手帕、帽子,高声喊着祝福的话语。老船长举起手,庄重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史密斯博士掏出手绢,不住地擦拭着眼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南洋遗梦:荆棘与星途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南洋遗梦:荆棘与星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