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粉丝后援会与“众筹”诗仙
夜幕初垂,江夏城华灯初上,李沛然却带着一身沮丧和几分荒诞感,回到了他们暂居的小院。人还未进门,声音就先透了进去,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调子:“湘云,你绝对猜不到,我今晚找到了什么……一个‘太白粉丝后援会’!”
许湘云正就着油灯核算这几日小吃生意的进账,闻言抬起头,脸上写满了疑惑:“粉丝?后援会?这词儿你从哪儿学来的?”她穿越后,还是第一次从李沛然口中听到如此具有现代气息的词汇。
“不是我发明的,”李沛然一屁股坐在凳子上,给自己倒了碗凉水,咕咚咕咚灌下去,才抹了抹嘴道:“是那群人,他们自称是‘太白居士仰慕同好会’,干的却完全是后世追星族的那一套!会长是个姓赵的绸缎商儿子,人傻钱多,副会长是个狂热书生,负责收集李白的诗作和一切相关消息……他们还有会规,定期聚会,交流‘偶像’动态,甚至还有人专门模仿李白的字迹和诗风!”
这简直是时空错乱的奇观。李沛然起初听闻有此组织,心中狂喜,以为找到了寻找李白的最佳捷径。他凭着这几日在文人圈子里积攒的一点薄名,以及几句精辟的“未来诗评”,顺利混入了当晚在赵家别院举行的聚会。然而,期望越高,失望越高。整个晚上,他听到的更多的是对李白不着边际的臆测、过度解读的诗句,以及各种经过添油加醋、真假难辨的“李白轶事”。有人信誓旦旦地说李白在长安与玉真公主如何如何,有人则争论李白最新一首诗中的某个字眼究竟有何深意,吵得面红耳赤。
“那你打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没?”许湘云更关心实际成果,她放下手中的账本,关切地问。
“有用的?”李沛然苦笑一声,“有用的消息没多少,荒谬的倒是一箩筐。有人说他在巴蜀修仙,有人说他去了洛阳访道,更离谱的是,有人说在洞庭湖亲眼见他乘一叶扁舟,与龙女对饮……”他叹了口气,“这帮人,爱的恐怕不是真实的李白,而是他们自己想象中那个谪仙、剑客、酒中仙叠加起来的幻影。”
许湘云闻言,也忍俊不禁:“听起来,跟后世那些为偶像打榜、控评的粉丝也差不多嘛。不过,既然能形成组织,总该有点门路吧?那个赵公子,家里不是经商吗?商路消息最是灵通。”
“这点你倒是说对了。”李沛然精神稍振,“散会后,我特意留下来,借着讨论诗文的由头,跟那赵公子和副会长多聊了几句。赵公子人虽浮夸,但出手阔绰,消息渠道确实不少。他提到一点,我觉得有几分可信。”
他压低了声音:“他说,他家有一支商队,月前从淮南那边回来,带回来一个消息,说李白年前确实在那一带盘桓,与一位隐士交往甚密。但近期似乎已离开淮南,沿江西行了。方向……大概率就是我们江夏,或者江夏附近的鄂州、沔州一带!”
这是一个多月来,他们得到的最具指向性的消息。此前所有的信息都如同水中月、镜中花,唯有这条,有着具体的时间和路线。
“沿江西行……目标若是荆楚大地,那黄鹤楼便是他必到之地!”许湘云眼睛一亮,“我们之前的判断没有错。”
“是啊,”李沛然点头,随即又蹙起眉头,“但问题也在这里。消息只说他西行,具体何时抵达,走水路还是陆路,在哪处停留,都是未知数。江夏这么大,码头每日往来船只无数,我们总不能天天守在码头一个个去认吧?”
寻找再次陷入了僵局。精确的时间地点,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资源。两人对着昏黄的灯火,一时沉默下来。窗外传来隐隐的市井喧嚣,更衬得屋内寂静。
忽然,李沛然猛地一拍大腿,眼中闪过一丝奇异的光彩:“等等……粉丝后援会……或许,我们可以利用一下这个组织?”
“利用?怎么利用?”许湘云不解。
“你看,”李沛然思路飞快地运转起来,“这个‘仰慕同好会’,有钱(赵公子),有人(一群狂热粉丝),有收集信息的意愿和能力。他们缺的是什么?是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一个能让他们感觉自己真正参与其中的‘大项目’。”
他越说越兴奋,身体前倾:“如果我们提出一个计划——一个‘众筹寻访诗仙’计划!由赵公子出资,广派眼线,在从淮南到江夏的主要水路码头、驿站、酒肆,悬赏打听一位‘青衣仗剑、好酒善诗’的谪仙人的行踪。让那些本地的会员,也发动各自的关系网,留意城内新来的风采卓绝的文士。一旦有任何疑似李白的消息,立刻汇总到我们这里,由我来甄别判断!”
许湘云听得怔住了:“这……这能行吗?听起来太……”
“太现代了?”李沛然接口道,“但放在这个背景下,完全可以包装一下!我们就说,这是为了在李白抵达江夏时,能第一时间以最隆重的、最能体现江夏士人仰慕之情的仪式迎接他,为他接风洗尘,共襄一场旷世诗会!这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和参与感。对他们来说,这不是简单的找人,这是一场为偶像准备的‘惊喜’,是一场集体的朝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