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想法大胆而冒险,近乎异想天开。但细细一想,却似乎有操作的余地。利用群体的力量和金钱,编织一张无形的信息网,这比他们两个外来者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效率不知要高多少倍。
“那我们要付出什么?赵公子那样的人,不会白白出钱出力吧?”许湘云冷静地指出关键。
“我们提供的是‘核心策划’和‘专业鉴别’。”李沛然显然已经想好了说辞,“我是能深刻理解李白诗作精髓的人(靠着未来知识),可以负责最终确认消息真伪,并策划迎接诗仙的整个流程,确保这场盛事能名动江夏,让他们这个‘同好会’也跟着青史留名!而你,”他看向许湘云,“可以负责届时宴会的饮食,用你独一无二的厨艺,彻底征服诗仙的胃!想想看,若能得李白一句称赞,你的美食,岂不是也能随着他的诗篇流传后世?”
许湘云被他说得心头一动。这确实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前景。若能借此与李白搭上关系,无论是对于李沛然拜师的梦想,还是对于她自身在这个时代立足的发展,都有着难以估量的好处。
事不宜迟。第二日,李沛然再次拜访了赵公子,将他精心包装过的“迎仙计划”和盘托出。果然,赵公子一听能亲手操办迎接偶像的大事,还能让自家和“同好会”扬名立万,顿时激动得满脸红光,当场拍板,银钱不是问题!那位副会长书生,也被李沛然描述的“旷世诗会”前景所吸引,表示会全力发动会中文人,铺开信息网络。
短短数日,一张以“太白居士仰慕同好会”为名义,以金钱和人脉为驱动的情报网,便开始在江夏及其周边地区悄无声息地铺开。李沛然和许湘云,则从漫无目的的寻找者,变成了这场“寻仙运动”的背后策划与中枢大脑。
然而,就在计划顺利推进,不断有各种或真或假的消息汇集到李沛然手中时,一封由城西一个小乞丐送来的、没有署名的短笺,打破了表面的有序。
笺上只有一行歪歪扭扭的字,墨迹深浓,仿佛带着一丝急切与不确定:
“欲寻李十二,可往南市柳絮阁,问莺娘。勿信外人言。”
柳絮阁,那是歌妓柳莺儿所在的地方。这封信是谁送来的?是柳莺儿本人,还是另有其人?“勿信外人言”又是指什么?是指他们正在合作的“粉丝后援会”,还是……其他的危险?
李沛然捏着这张薄薄的纸条,感觉它重若千钧。一条是依靠群体力量、大张旗鼓的明线,一条是来自匿名者、指向明确的暗线。两条线索指向了同一个目标,却似乎充满了未知的张力。
他抬起头,看向窗外南市的方向,眉头紧锁。莺娘?她为何会知道李白的消息?这突如其来的匿名指引,究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的转机,还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
夜色渐深,江夏城的灯火在黑暗中明明灭灭,如同他们此刻扑朔迷离的前路。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