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月六日的夜晚,保定八十八军军部,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虽然时值盛夏,但一种深入骨髓的寒意却笼罩着每一个人。何志远和衣躺在指挥所隔壁的休息室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系统界面上,那个【初级战术预警】的倒计时,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心头,显示着令人心悸的数字:11小时47分22秒。
他知道,历史的车轮,已经碾到了那个决定性的节点。
午夜刚过,何志远索性起身,披上军装外套,走到巨大的作战地图前。地图上,北平西南角,卢沟桥、宛平城的标记在昏暗的灯光下格外刺眼。他仿佛能听到永定河水在夜色中流淌的声音,能感受到那座古老石桥在黑暗中沉默的张力。
“军座,您还没休息?” 值班的参谋长周卫国端着一杯浓茶走了进来,眼窝深陷,显然也未曾安眠。
“睡不着。” 何志远没有回头,手指点在地图上宛平城的位置,“卫国,你说,此刻的吉星文团长和他的弟兄们,在做什么?”
周卫国沉默片刻,声音低沉:“想必也是枕戈待旦,彻夜难眠。日军近日演习的枪炮声,几乎就在他们耳边响起。”
何志远叹了口气:“五百年的古桥,今夜过后,不知是否还能完好。” 他转过身,看着周卫国,“命令下去,全军即刻起,进入‘东风’预案最高戒备状态!所有官兵和衣而卧,枪弹不离身,电台全频段监听,侦察部队前出至预定点待命!”
“是!” 周卫国神情一凛,立刻转身去传达命令。他知道,军座绝非无的放矢。
军部的气氛瞬间绷紧到了极限。命令通过电话、传令兵,迅速传达到各师、旅、团。沉睡的军营仿佛一头被惊醒的巨兽,悄然活动起来。士兵们被低声唤醒,检查装备,默默进入预设阵地。炮兵阵地上,炮衣被褪下,炮弹箱打开。骑兵通讯员跨上战马,在黑暗中待命。整个营地,没有喧哗,只有一种山雨欲来的肃杀。
何志远坐镇指挥所,面前的电台指示灯不停闪烁。他拒绝了参谋们让他小憩片刻的提议,目光紧紧盯着那个不断减少的系统倒计时。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夏夜短暂,东方渐渐泛起鱼肚白。
凌晨四时五十分左右!
【叮!初级战术预警触发!检测到指定区域(宛平城/卢沟桥)大规模军事行动迹象!预计冲突将在12小时内爆发!】
几乎在系统提示音响起的同时,指挥所的门被猛地推开,通信参谋几乎是冲了进来,手中捏着一份刚刚译出的电文,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军座!北平急电!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一一〇旅二一九团第三营营长金振中报告:约凌晨四时五十分,驻丰台日军河边旅团第一联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由中队长清水节郎率领,在卢沟桥以北地区进行所谓‘军事演习’后,声称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我守军严词拒绝,双方正在对峙中!枪声已零星响起!”
指挥所内瞬间一片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何志远身上。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当这一刻真正来临,巨大的冲击力依然让每个人心头巨震。
何志远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脸上看不出丝毫慌乱。他站起身,声音沉稳而有力,瞬间稳定了军心:
“果然来了!命令:全军立即按‘东风’预案,进入一级战备!重复,一级战备!”
“是!”
“给南京军政部,北平冀察绥靖公署发电:日军已于卢沟桥向我守军发动挑衅,事态紧急,我八十八军已做好一切战斗准备,随时听候调遣,北上抗敌!”
“给宋哲元总司令发电:志远及八十八军全体将士,坚决支持二十九军弟兄扞卫国土之壮举!我军已箭在弦上,只待命令,即可驰援!”
一道道命令迅速下达,整个八十八军彻底动员起来。何志远走到电台前,亲自调整频率,试图直接联系宛平城守军。经过一番努力,夹杂着强烈干扰的无线电里,终于传来了一个沙哑而坚定的声音,背景是隐约的枪声和爆炸声:
“我是二一九团团长吉星文!日军正在炮击宛平城!我部誓与宛平共存亡!请转告何军长,谢谢兄弟部队的关注!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在,小鬼子就别想踏进宛平城!”
“吉团长!我是何志远!坚持住!我们正在全力争取北上!务必保护好百姓!” 何志远对着话筒大声喊道。
“……何军长!谢谢!……轰!” 一阵剧烈的爆炸声后,通讯中断了。
何志远放下话筒,拳头紧握,指节发白。他仿佛能看到,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宛平城的守军正在用血肉之躯,抵挡着日寇的钢铁洪流。
“军座!南京回电!” 另一名参谋递上电文。
何志远接过一看,脸色顿时阴沉下来。电文措辞含糊,依旧是“查明真相,和平解决”、“避免事态扩大”、“暂缓行动,听候中央指示”的老调重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抗战:从1937开始当军长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抗战:从1937开始当军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