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乡”号如同一个从噩梦中挣脱的幽灵,在经历了规则跃迁带来的、仿佛灵魂被撕扯又重组的极致痛苦后,终于从剧烈扭曲的时空中挣脱出来,舰体表面流转的幽蓝色护盾光芒逐渐稳定,如同喘息般明灭不定。
舰桥内,死一般的寂静。并非外部“静滞纪元”的那种绝对死寂,而是一种劫后余生、混杂着震惊与茫然的沉重氛围。每一个“暗影”卫队出身的船员,都如同冰冷的雕塑般固定在岗位上,唯有微微颤抖的指尖和急促却压抑的呼吸声,暴露着他们内心远非表面那般平静。
代号“暗影”的副官站在主控台前,面具般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那双透过观察窗凝视着前方的眼睛,却倒映出了令灵魂战栗的景象——他们已经抵达了目的地,传说中的“终末摇篮”残骸的边缘。
没有预想中漂浮的星球碎片或扭曲的金属残骸。眼前,是一片无法用任何已知宇宙学语言描述的、彻底的“虚无”与“混沌”的交界地带。
前方,是吞噬一切光与存在的、仿佛连时空概念都已消亡的绝对黑暗,那是“摇篮”核心湮灭后留下的、规则彻底崩坏的“奇点废墟”。而“归乡”号悬浮的区域,则是一片光怪陆离、不断变幻的过渡带。空间本身如同破碎的镜面,折射出无数个扭曲、断裂的现实片段;时间流速混乱不堪,舰桥时钟上的数字疯狂地正跳、倒跳、甚至同时显示着多个不同的时间点;肉眼可见的能量乱流,如同彩色的毒蛇,在虚空中肆意穿梭、碰撞、湮灭,散发出令人心智混乱的嘶鸣与低语。
这里,是秩序的坟墓,是法则的禁区。
“所有系统,极限功率运行!规则稳定护盾,强度维持在最优先级!”暗影的声音通过内部神经链接传出,冰冷得不带一丝波澜,却让所有船员如同被鞭子抽打般,更加绷紧了神经。
“护盾场强稳定在97.3%,超出设计极限12%,能量消耗急剧上升!外部规则侵蚀指数……无法测算!正在持续对抗未知时空扰动!”负责护盾系统的船员报告,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引擎输出受限,局部物理常数极不稳定,常规推进方式效率不足正常空间的千分之一!”导航员的语气充满了无力感。
“扫描系统受到强烈干扰,有效探测范围不足十公里,且数据可信度低于30%!无法建立可靠的环境模型!”
坏消息接踵而至。这片区域的环境恶劣程度,远超最悲观的预估。“归乡”号如同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依靠着远超设计极限的护盾和船员钢铁般的意志,在这片法则的乱流中艰难地维持着存在。
暗影的目光扫过主屏幕上那些疯狂跳动、大多毫无意义的乱码数据,最终落在了舰桥后方,那个被多重能量屏障隔绝的、散发着微弱绿光与冰寒气息的特殊舱室监控画面上。
苏婉和小树。
苏婉依旧处于深度昏迷状态,悬浮在维生舱中,但她的周身,那冰蓝色的极寒秩序之力,正以前所未有的强度自主流转,与外部混乱的规则乱流发生着剧烈的冲突与……某种诡异的共鸣。维生舱的外壁不时凝结出诡异的、蕴含复杂几何信息的冰晶,又瞬间被无形的力量震碎。
而小树,这个孩子,此刻却表现出惊人的平静。他紧紧握着苏婉的手,眉心的生命绿光稳定而纯净,仿佛暴风眼中的宁静港湾。那绿光不仅笼罩着苏婉,更以一种难以理解的方式,渗透进“归乡”号的规则稳定护盾体系,如同最精密的粘合剂,加固着护盾与混乱环境的边界,使其勉强维持着脆弱的平衡。
正是他们两人力量的结合,才使得“归乡”号没有在抵达的瞬间就被这片规则坟场彻底撕碎。他们是“钥匙”,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此刻,这把“钥匙”似乎更多是在被动地抵御着环境的侵蚀,而非主动开启什么。
“分析苏婉首席与小树的生物信号共鸣模式,尝试与外部环境规则扰动进行匹配关联。”暗影下令。铁星指挥官不惜代价将他们送来,绝不仅仅是为了当个高级“缓冲垫”。
技术团队立刻忙碌起来,将有限的、勉强可用的扫描数据与苏婉、小树的力量波动进行比对分析。过程极其艰难,如同在沙暴中寻找特定的沙粒。
数小时后,一份初步分析报告呈现在暗影面前。
“指挥官,有发现!”分析员的语气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苏婉首席的极寒秩序波动,与外部一种特定频率的、源自‘摇篮’深处方向的规则涟漪,存在高度相关性!那种涟漪……似乎蕴含着一种极其古老、极其强大的‘秩序’残留!而小树的生命能量,则像是一种……‘翻译器’或‘放大器’,使得苏婉首席的力量能够与之产生更清晰的共鸣!”
暗影的瞳孔微微收缩。古老的秩序残留?难道就是铁星指挥官推测的、“吞噬者”事件前某个远古文明留下的、“创世余烬”相关的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雾之下:我的知识就是真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红雾之下:我的知识就是真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