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
当铁星指挥官用他那特有的、带着金属摩擦感的嗓音宣布这个代号时,陈诺感到一种沉甸甸的分量压在了肩上。这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种认可,一种责任,一种将个人命运与人类最后堡垒捆绑在一起的契约。指挥室内冰冷的空气似乎也因为这简单的两个字而微微流动起来,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希望与沉重的气息。
简单的握手仪式后,无形的隔阂似乎消融了一些。铁星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充满审视的指挥官,而陈诺和苏婉也不再是急需庇护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外来者”。他们成了盟友,成了第七区防御体系内一个特殊而关键的部分——“破晓”小队。
“我会立刻安排权限开通和资源调配。”铁星恢复了雷厉风行的作风,对身旁的副官下达了一连串指令,“开放B级情报库权限给‘破晓’小组。调拨A级能量静修室和配套资源,优先保障苏婉女士和那个孩子(小树)的恢复。成立‘远古遗物研究小组’,陈诺任组长,苏婉为顾问,所需人员和设备从科学院优先序列抽调。伽马-6的数据包解密和修复工作,提升至最高优先级,结果直接同步给‘破晓’小组。”
“明白!”副官敬礼,迅速离去安排。
效率之高,让陈诺暗自咋舌。第七区这台战争机器,一旦开动起来,确实非同一般。
“你们可以先回住处休息,熟悉一下新的权限。数据和小组准备好后,会通知你们。”铁星对陈诺和苏婉说道,独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第七区的未来,或许……真的需要依靠你们这样的‘变数’。”
最后那句话,意味深长。是期待,是无奈,还是……一丝隐忧?
陈诺和苏婉没有多言,点头致意后,转身离开了指挥室。穿过依旧戒备森严但气氛似乎略有不同的通道,返回核心生活区的套房。
套房里,阿娟正陪着小树在玩一个用废弃零件拼成的小模型,张工则靠在沙发上,用新安装的机械义肢(第七区医疗技术的成果)笨拙地尝试着活动手指。看到陈诺和苏婉回来,三人立刻投来询问的目光。
“谈妥了。”陈诺言简意赅地将情况说了一遍,包括“破晓”的代号和获得的权限资源。
“破晓?这名字够劲!”张工咧嘴一笑,挥了挥机械手臂,“总算不是无根浮萍了!以后咱也是有组织的人了!”
阿娟也松了口气,紧紧搂住小树:“太好了……小树和苏婉妹子能好好养伤了。”经历了太多颠沛流离和生死危机,一个相对安全的落脚点和充足的医疗资源,对她而言就是最大的慰藉。
小树似乎也感受到了气氛的变化,仰起小脸,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眉心的绿光柔和地闪烁着。
苏婉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走到窗边(虽然是模拟窗外景象的屏幕),静静地看着外面“播放”的、永恒的血色天空和辐射云,眼神深邃,不知道在想什么。但陈诺能感觉到,她周身的气息更加凝练,仿佛在消化着这次会谈带来的信息,并为接下来的挑战做准备。
接下来的几天,“破晓”小队进入了紧张的适应和准备期。
陈诺和苏婉的个人终端获得了B级权限,可以访问第七区内部大部分非核心的数据库。海量的信息涌入,关于GCRA的历史、“红蚀”灾难的深入研究、“公司”(创世纪)的已知情报、各种变异生物和能量现象的记录、以及废土幸存者社群的零星信息……他们如同海绵吸水般疯狂地汲取着知识,试图拼凑出这个末日世界的完整图景。越是了解,越是感到自身的渺小和局势的严峻。
苏婉和小树被安排进了最高规格的能量静修室。静修室内模拟出最适合异能者恢复的低温和高浓度生命能量环境,还有专业的理疗师和能量引导设备辅助。苏婉的冰系核心在精纯能量的滋养下,裂痕加速愈合,那丝与新融合的生命能量也变得更加如臂指使,甚至隐隐有突破之前瓶颈的迹象。小树的生命异能更是如鱼得水,眉心的绿光日益充盈明亮,连带着阿娟的气色都好了很多。
张工的机械义肢适应训练进展顺利,虽然还无法进行高强度的战斗,但日常生活已无大碍。这位老兵很快就在第七区的维修部门找到了用武之地,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动手能力,成了技术人员的得力助手,也迅速融入了这个新的环境。
陈诺则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远古遗物研究小组”的筹建和对伽马-6数据包的跟进上。
研究小组的成员很快到位,主要是第七区科学院中对能量考古学和神话生物学有深入研究的老专家,以及几名年轻但思维活跃的技术员。小组的实验室被设置在靠近能量静修区的一个高度隔离的舱室内,安保等级极高。
当陈诺第一次将那块布满裂纹、看似普通的“远古生命印记载体”放入特制的能量分析仪中时,所有研究员都屏住了呼吸。仪器启动,柔和的光束扫描着石头表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雾之下:我的知识就是真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红雾之下:我的知识就是真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