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机关不成文的规矩,重要岗位的同志调离,尤其是外放地方任职,通常会有一个送行宴。给我送行的地点,定在了离省政府不远的一家老牌国营饭店,味道说不上多惊艳,但胜在环境安静,符合机关干部的调性。
我本来想低调处理,但王副处长等人极力张罗,说这是处里的心意,也是惯例。我知道,这既是人情,也是一种官场生态的展示。
晚上六点半,我准时到达预订的包间。里面已经来了不少人,除了我们综合三处的全体同仁,还有一些平时关系不错的其他处室同事,大约二三十人,济济一堂。烟雾缭绕,茶水沸腾,交谈声嗡嗡作响,气氛热烈而程式化。
我一进门,各种招呼声便扑面而来。
“林县长来了!”
“致远,就等你了!”
“我们的父母官到了!”
我被众人簇拥着,按在了主位上。看着眼前这些熟悉的面孔,此刻都带着笑容,说着恭维和祝福的话,心里不免有些感慨。就在几天前,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还在因为周老的调离而对我悄然疏远。而今天,因为我手中那张县长任命书,我又成了这个圈子的焦点。
这就是权力的磁场,微妙而现实。
王副处长作为主持人,首先端起酒杯,清了清嗓子:“各位,安静一下!今天,我们齐聚在这里,是为了给我们综合三处的老处长,即将赴任青云县的林致远县长饯行!”
掌声响起。
“致远同志在我们办公厅工作期间,能力突出,作风扎实,深受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如今,组织委以重任,派他到青云县担任县长,这是对致远同志能力的肯定,也是我们办公厅的光荣!让我们共同举杯,第一杯酒,祝愿林县长此去鹏程万里,在青云县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干杯!”
“干杯!”众人齐声附和,杯中酒一饮而尽。气氛瞬间被点燃。
紧接着,便是轮流敬酒的环节。每个人都能说出一番漂亮的祝酒词。
“林县长,我敬您!祝您到青云大展宏图!”
“致远兄,以后去青云调研,可得好好接待我们啊!”
“林处,别忘了我们这些老同事,常回来看看!”
我端着酒杯,脸上保持着得体的微笑,一一回应,说着“谢谢”、“一定”、“互相学习”之类的客套话。酒是醇厚的五粮液,入口却感觉有些辛辣和麻木。这种场合,更多的是仪式和表演,真情实感往往被包裹在华丽的外交辞令之下。
轮到秘书一处的小刘敬酒时,这个刚进机关没多久的年轻人,显得有些激动,脸色通红地说:“林处长,我……我特别佩服您!敢去那么艰苦的地方!我一定以您为榜样,好好工作!”他的眼神里有未经世事的光,像极了当年的我。我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了几句,心里却暗暗希望,这片光芒能保持得久一些。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更加热烈,话题也开始天南海北。
有人开始忆往昔,说起我刚到处里时闹的笑话。
有人开始展未来,畅想我到了青云如何大刀阔斧改革。
也有人借着酒意,开始透露一些“内部消息”。
“致远啊,听说青云县的财政,就是个空壳子,工资都欠了三个月了。”一位在财政厅工作的老同学凑过来,压低声音说,“你去了,第一件事就是搞钱,不然寸步难行。”
另一位在交通厅的熟人则说:“青云那路是真烂,省里明年有个村村通公路的计划,我帮你留意着,看能不能争取点指标。”
还有人说:“马保国那个人,是本地干部一步步爬上来的,根基深得很,你一个外来户,得讲究策略,不能硬来。”
这些信息,真真假假,混杂着关心、炫耀和某种投资心态。我都仔细听着,点头记下。这些都是宝贵的情报,是我未来工作的参考。但同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些坐在省城大楼里的建议,究竟有多少能适用于青云县复杂的地面,还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看着眼前这些热情洋溢又带着几分官场油滑的面孔,我忽然想起陈默在电话里的告诫。他说,下面的人,会用各种办法试探你,拉拢你。而此刻,这些省城的同僚们,何尝不也是在用一种方式“试探”和“定位”我这个即将上任的“林县长”呢?
这场送别宴,既是温暖的践行,也是一场微型官场生态的预演。
喜欢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