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悲怀三首·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闲坐在这空荡荡的屋舍之中,四周静谧得只能听见自己的心跳与呼吸,这份宁静中却蕴藏着无尽的悲伤与哀叹。我为你而悲,为你的早逝,为那些未竟的梦想与未了的情缘;同时,我也为自己而叹,叹这人生的无常,叹这百年光阴的匆匆流逝,究竟又能承载多少欢笑与泪水,多少希望与绝望。
人生,这短暂而又漫长的旅程,百年时光,听起来似乎漫长无边,实则转瞬即逝。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试图抓住每一刻的幸福,却往往在不经意间,让悲伤与遗憾悄然侵袭。我时常在想,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如果命运可以改写,我是否能做得更好,是否能让你在生前享受到更多的快乐与安宁。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徒劳的幻想,现实是残酷的,它不会因为我们的愿望而改变。
邓攸,那位古代贤士,以他的德行与才学闻名于世,却遗憾地没有留下后代。人们常说,这是命运的安排,是上天对他的某种考验或惩罚。然而,在我看来,这更像是生命的一种无奈,一种我们无法抗拒的力量。邓攸无子的故事,让我深感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测,也让我更加珍惜与你在一起的每一刻时光,尽管这些时光已经成为永远无法挽回的过去。
潘岳,那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悼亡之作,字字含泪,句句断肠,让人为之动容。然而,即便他的文字再如何深情,再如何动人,也无法改变他亡妻已逝的事实,无法填补他内心的空虚与痛苦。潘岳的悼亡之词,让我看到了文字的无力与悲哀,也让我更加明白,真正的哀悼,不是用华丽的辞藻去修饰悲伤,而是用一颗真挚的心去感受、去承受。
即使有一天,我们能够合葬于同一片土地之下,那又能如何呢?在那幽暗而深邃的墓穴之中,我们无法倾诉彼此的衷情,无法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死亡,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它将我们永远分隔在两个不同的世界。来世结缘,这是多么虚幻而渺茫的企望啊!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无法确定来世是否存在,更无法确定我们是否还能再次相遇、再次相爱。
因此,我只能选择在这无尽的夜晚,睁着双眼,将你深深地思念。你的笑容、你的声音、你的一切,都如同烙印般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生命中无法抹去的一部分。我试图用这种方式来报答你,报答你生前那些未曾舒展的双眉,那些因生活艰辛而紧锁的眉头。虽然我知道,这样的报答是微不足道的,是永远无法弥补你生前所受的苦难与委屈的,但至少,它能让我在这漫长的夜晚中,找到一丝丝安慰与寄托。
在这寂静的夜晚,我独自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月色,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愁与思念。我知道,无论时间如何流逝,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你都会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
喜欢每日一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每日一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