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得发紧,府中灯火一盏未熄。
李震站在书房窗前,指节压着乾坤万象匣的边角。那匣子忽然自行震颤起来,表面浮起一层淡青光晕,像是被什么力量从内部唤醒。他眉心微动,没有后退,反而将手掌贴了上去。
嗡——
一道半透明的地图自匣中升腾而起,横悬于室中。山川河流清晰可辨,正是大晟疆域全貌。其上密布数百光点,如星罗棋布,有些稳定不动,有些微微游移,竟与各地城池、关隘、驿站位置一一对应。
“这是……”李瑶已从案前起身,手中还握着刚写完的命令草稿。她盯着那些光点,声音低了几分,“每一个点,都代表一个我们的人?”
李震没答话,只凝神看着地图右下角一处闪烁不定的红点——雁门关外三十里,标记为“丙七”。
“那里原本没有据点。”李瑶快步走到匣前,取出随身携带的情报簿翻看,“三天前才设下一个流动哨,负责监视北境异动。可按计划,他们不该亮明身份。”
话音未落,那红点忽然稳定下来,转为幽蓝。
“不是误标。”李震缓缓道,“是系统在自动识别归属。”
李瑶立刻反应过来:“也就是说,只要是我们真正掌控的情报节点,哪怕未登记在册,也会被纳入这张网?”
“不只是纳入。”李震抬手轻触空中地图,指尖划过几处偏远州县,“你看这些新增的点,分布在原士族势力真空地带——庐陵、南陵、云阳三郡交界处。我们之前派出去的暗线,多数失联,如今却全部重新浮现。”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其中一颗极小的绿点上,位于江南腹地,靠近太湖支流的一座小镇。
“这个位置……”李瑶皱眉,“我记得,是赵德老家附近。他曾安排一名旧仆做眼线,但半年前回报说已被发现清除。”
“可现在它亮着。”李震低声说,“而且信号稳定。”
屋内一时安静。烛火摇曳,映在两人脸上,光影分明。
李瑶迅速抽出一张空白格纸,提笔开始记录各区域光点分布密度,并以不同符号标注已知与未知身份。她的笔尖稳而快,不带一丝犹豫。这是她多年养成的习惯——无论多惊人的情景,先归类,再分析。
就在她写下第三行数据时,窗外传来三声短促的梆子响,停顿片刻,又两声轻敲。
滴、滴、滴——滴、滴。
李震眼神一凝。
那是李毅定下的平安暗号:三长两短,表示外围安全,任务完成,无异常。
他转身走向窗边,推开一条缝。夜风涌入,带着庭院里枯叶的气息。院墙拐角处,一道身影立在那里,黑衣裹身,腰间刀柄微露,正是李毅。
他对窗内轻轻颔首,随即抬手,在唇前比了个“噤声”的手势,然后悄然退入阴影。
李震回身,对李瑶道:“道观那边已经清干净了。”
“所以……”李瑶放下笔,抬头看他,“这次系统升级,是因为我们拔掉了曹瑾在外的最后一根触须?连通了那个废弃中转站,补上了情报链的断环?”
“不止如此。”李震坐回案前,掌心仍覆在匣面上,“前日夺下的调度令、地道图、铜铃编号,全都被空间吸收解析。再加上昨夜朝堂对峙,雍灵帝默许我们动手却不斩草除根——这一系列事件累积,让‘历史修正值’达到了某个临界点。”
他说到这里,语气略沉:“系统不会无缘无故开启。它是回应我们的行动,也是在提醒——接下来要走的路,不能再靠零散布局。”
李瑶沉默片刻,忽然问道:“那它有没有显示敌方的位置?比如平西王府,或者宫里的某些人?”
李震摇头:“目前只能监控己方节点。敌情仍需靠人力刺探。但有一点变化——”他指向地图边缘一处灰蒙蒙的区域,“你看这里,原先是一片盲区,现在出现了模糊轮廓。系统正在尝试反向推演潜在威胁源。”
“就像……预判?”李瑶轻声说。
“不是预判,是溯源。”李震纠正道,“它在根据现有情报,倒推可能存在的隐藏网络。这比单纯的监视更进一步。”
李瑶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锐利光芒。她转身从柜中取出一本厚册,封皮写着《密语编码新规》。翻开第一页,她蘸墨落笔,在原有三级密令基础上,新加了一栏:
【四级响应:启用空间同步传输,所有节点实行单向加密汇报,切断外部截获路径。】
“如果新系统能实时接收信息,我们必须重新定义传递规则。”她说,“不能再用老办法传信。一旦某个节点暴露,整个链条都会崩塌。”
李震点头:“你拟好后,立即下发。优先覆盖北境、西南两条线。”
“还有。”李瑶抬起头,“我建议启动‘双轨验证’机制。每个情报必须由两个独立节点交叉确认,才能计入决策依据。防止有人冒充接入系统。”
“准。”李震说完,忽然察觉匣面微光一闪,地图上某处光点剧烈跳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