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的“岗位说明书”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虽未掀起滔天巨浪,却在坤宁宫乃至整个后宫漾开了一圈微妙的涟漪。苏玉衡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带着明确目标和条理的方式处理宫务,虽然依旧沉静,但眉宇间那层忧悒似乎淡去了些许,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专注于“绩效”的审慎与锐利。
陈默乐见其成,但他知道,后宫这个“项目组”里,并非只有皇后一位关键“成员”。还有一位,同样需要他这位“项目经理”投入精力去“沟通”和“激励”——居住在缀锦宫的才女贵妃,林微月。
林微月出身江南清流世家,其父是闻名天下的大儒,她本人更是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尤其诗词一道,被誉为“闺阁李杜”,未入宫时便已才名远播。她容貌清丽,气质如空谷幽兰,自带一股书卷清气。入宫后,她虽不争宠,却也因其才情和家世,自然而然地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然而,这位才女对新政,尤其是那些“奇技淫巧”和“与民争利”的举措,私下里是颇有微词的。她曾在与几位交好嫔妃的诗社活动中,作过几首含蓄讥讽“匠气”过重、失了“风雅”本心的诗词。这些风声,自然逃不过陈默的耳朵。
处理林微月,不能像对待皇后那样用“岗位职责”去约束,她的价值不在于管理,而在于其文化符号意义和潜在的舆论影响力。强压只会适得其反,需要的是引导,是让她从内心深处认同,或者说,至少不再抵触。
这一日,陈默处理完朝政,并未像往常一样直接回乾清宫或去坤宁宫,而是摆驾来到了缀锦宫。
缀锦宫布置得极为雅致,不见多少金玉俗物,多是书籍、古琴、字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茶香。林微月闻讯出迎,穿着一身月白色的素雅宫装,未施粉黛,只简简单单挽了个髻,插着一支青玉簪,却自有一股清华气度。
“臣妾参见陛下。”她行礼如仪,声音清越,如同玉磬轻击,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
“贵妃不必多礼。”陈默虚扶一下,目光扫过殿内陈设,最后落在临窗书案上一幅墨迹未干的山水画上,“贵妃好雅兴,这幅《秋山访友图》,笔意空灵,墨色淋漓,已得倪云林三分神髓了。”
林微月微微一愣,似乎没料到皇帝竟能一眼看出画风渊源,还点评得如此内行。她敛目道:“陛下谬赞,臣妾闲暇涂鸦,不敢当此盛誉。”
陈默笑了笑,走到书案前,看似随意地拿起一张空白的宣纸,又拈起一支小楷笔,道:“朕近日忙于俗务,许久未曾领略诗词之趣了。今日偶得闲暇,不知贵妃可愿与朕,玩一个游戏?”
“游戏?”林微月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不错。”陈默点头,“你我二人,效仿古人联句,但规则稍改。不限主题,一人一句,需承接上句之意,但……每一句必须在七步之内完成,旨在捕捉刹那灵感,如何?”
这便是陈默构思的“诗词敏捷开发”(Poetry Agile Development)!快速迭代,即时反馈,强调思维的敏捷性与协作性,避免陷入传统诗词创作那种漫长的、孤芳自赏式的推敲。
林微月从未听过如此新奇的玩法,七步成诗本就极难,还要两人接龙,更是考验机智与默契。她清冷的眸子里,第一次燃起了一丝跃跃欲试的好奇光芒。“陛下有令,臣妾自当奉陪。”
“那便由朕起头。”陈默略一沉吟,几乎是脱口而出:“云卷千峰色,”(描绘远景,气象开阔)
林微月几乎不假思索,踏前一步,接口道:“风吟万壑松。”(承接“风”,细化场景,有声有色)
陈默立刻跟上第二步:“泉流石上冷,”(转向近景,注入触觉感受)
林微月第三步接上,语速加快:“鹤唳碧霄空。”(由地面到天空,意境空灵)
两人你来我往,步伐轻移,诗句如同被无形丝线串联的珍珠,不断迸发:
陈默:“古径苔痕绿,”
林微月:“幽庭花影重。”
陈默:“心随野鹤远,”(开始转入抒情)
林微月:“意共闲云慵。”(巧妙回应,意境相合)
……
不过数十息之间,一首完整的五言律诗已然成型!虽然未必是传世佳作,但其中流露出的自然意趣和两人之间难得的默契,让林微月微微有些喘息,脸颊也泛起了一丝红晕,看向陈默的眼神,少了几分疏离,多了几分惊异与探究。这位皇帝,不仅懂画,诗才竟也如此敏捷!
陈默放下笔,笑道:“贵妃果然才思敏捷,名不虚传。此游戏,可还有趣?”
“臣妾……从未如此作过诗。”林微月坦言,语气中带着一丝新奇后的兴奋,“仿佛……仿佛思绪被逼到了极致,反而迸发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这便是‘敏捷’之妙。”陈默顺势引入概念,“不仅诗词如此,世间万事,有时慢工出细活,有时却需快速迭代,小步快跑,在行动中调整,在协作中完善。譬如朝廷新政,看似繁杂,实则亦是不断尝试、调整、优化的过程,其最终目的,仍是富国强民,与诗词追求意境之美,异曲同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朕的摸鱼哲学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朕的摸鱼哲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