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苍向崇祯描述了,关于生产中会遇到的难处,比如夏季需要硝石制冰。
用来给蜡进行冷却,并预估了硝石的使用量,崇祯在心里大致估算了一番。
按照现有的大明全境,那在册的不到三千的硝户,很难支撑起士兵训练和大战。
想要推平建奴,至少需要准备五百万斤硝,就三千户每年产硝仅百斤。
每年也就是三十万斤,这光训练所用的量都不够,更别说打打一场灭国级大战了。
崇祯越算越感觉糊涂,朝廷对硝石这么大的消耗,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这么多的硝?
不行,得去问问程国祥,他是户部主官这事归他管,他应该是知道些根源的。
挠挠后脖颈,崇祯尴尬的道:“这不是正好冬季嘛!你先用失蜡法做钢制枪管先。”
“硝石不足的问题,待朕回去先商议商议,明年入夏前定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说罢,崇祯转身往皇宫走去。因燧发枪研制成功的喜悦,都被冲淡了不少。
国内的敌人没了,避免过度压迫穷苦百姓,今年还在松锦之战打成了平手。
想要彻底解决关外的建奴,事情一件接一件的出现,每件事情都能让人焦头烂额!
一路回到东暖阁,崇祯凝重的转头对王承恩道:“宣程国祥来议政,单独宣他来即可。”
没一会,程国祥步履匆匆的赶了过来,进了东暖阁后还有些许气喘。
崇祯对王承恩道:“王伴伴,快给程爱卿上杯参茶。”
又转头对程国祥道:“你走这么急干什么?你自己的身体自己不清楚?”
“再跑出个好歹来,朕做的那个药都救不了你,下次走慢些听到没?”
听着皇帝暖心的话语,程国祥感激的拜倒道:“老臣,谢陛下挂怀!”
崇祯佯装不悦的道:“平身吧!以后,没外人之时别动不动就跪,朕又不会怪罪于你。”
程国祥起身缓缓坐到椅子上,无论是动作还是坐姿,无处不体现着儒学的涵养。
其实,崇祯是不喜欢这样的,他更希望大家都放松一些,但确实很难改变这些人的观念。
待程国祥顺过来气后,崇祯才发问道:“程爱卿,你是否知晓在册的硝户有多少?”
“真实在籍的还保有多少,每年朝廷从这些硝户的手上,大概能收到多少斤火硝?”
程国祥思索了好一阵,好似在脑海深处找寻记忆,半晌才想到了什么眼神一亮。
起身拱手道:“禀陛下,户部在册硝户是四万余户,但实际在籍的仅两千九百户左右。”
“每户每年缴硝一百斤,差不多是二十八万斤左右,这个量还在逐年减少。”
这就让崇祯很是疑惑了,不解道:“据朕年知二十八万斤火硝,连日常训练都不够。”
“光辽东一年的消耗量,少说都在五十万斤左右,朝廷是如何补这个窟窿的?”
程国祥低着头避开崇祯目光,眼珠子则快速转动着,显然他在权衡是否要明说。
毕竟,这好像真的不是很好听,搞不好陛下会龙颜震怒,旁边又无人分担陛下的怒火。
崇祯看程国祥这副样子,稍微猜测一番就有了答案,只是他还不是很确定。
见其不语焉不详,崇祯转头对王承恩道:“派快马,去传顺天府府尹觐见。”
程国祥明白,陛下这是打算找下面的官员,核对具体数量与民间的实情了。
也不敢藏拙了,拱手道:“陛下,火硝多是采买于民间,硝户供硝不足一成。”
崇祯皱眉道:“采购价格是多少银子?民间私制火硝朝廷是允许的?”
程国祥面露窘迫道:“这个……这个臣确实不知!顺天府尹应该知晓。”
其实,崇祯已经猜到了大概,硝户提供的硝石不够,朝廷中枢就会往下面摊派。
下面的官府接到命令,很明显凑不齐朝廷要的量,那就只能高价请百姓制硝。
大明的硝石,都是用的洗土制硝法,就是用禽畜圈养之地,与人类旱厕挖浮土炼制的。
程国祥做为户部长官,他只管下发要硝的行政命令,至于如何制取则不是他的职责范围。
崇祯也不再理会程国祥,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拿起朱笔开始批阅奏折去了。
程国祥见皇上不理他,顿时觉得浑身刺挠不自在,但是皇上又没说让他退下。
就只能尴尬的坐在原地,期盼着顺天府尹早些来,君臣之间不说话就显得很尴尬。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李觉斯才赶到东暖阁,进来后拜倒在御桌前行了大礼。
崇祯神色平静的抬手道:“李爱卿,平身!”李觉斯叩首道:“谢,陛下隆恩!”
崇祯指着一旁的椅子道:“李爱卿,坐着聊吧!朕有点事问问你。”
李觉斯躬身道:“陛下当面,臣怎能……。”
可话还没说完,就看到程国祥坐在椅子上,这话说出来不得罪人嘛!
随即改口道:“臣怎能劳烦陛下挂怀,臣谢陛下赐坐!”
李觉斯这人前半生算能吏,但远达不到清官的标准,而且还有点投机之嫌。
他很善于表现自己,崇祯对此也不以为意,只要能做事的官就是合格的。
李觉斯身体笔直的端坐在椅子上,崇祯看后也不点破道:“李爱卿,顺天府有硝户吗?”
李觉斯看看程国祥,见其神色平静这才道:“禀陛下,顺天府是有硝户的,共有五户!”
崇祯再次询问道:“顺天府下辖各州县,每年需向户部上缴多少斤火硝?”
李觉斯又瞥了眼程国祥,见其还是不为所动,如实道:“禀陛下,顺天府各州县加起来。”
“每年需向户部,上缴火硝二十余万斤,每年都还会有所上浮。”
崇祯侧目道:“拢共五户硝户,这二十余万斤火硝,是如何生产出来的?你且细说!”
李觉斯躬身拱手道:“陛下容禀,这些火硝并非全出自硝户,大部分出自于普通百姓。”
“百姓们大多,会利用农闲时采土炼硝,官府再从他们手上采买回来。”
“官府采买的价格,大致在每斤五分银子,多的时候价格会有所下降。”
喜欢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