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午后,阳光穿过云栖村小院里那棵老桂花树的枝叶,筛下细碎的金斑,落在青石板上,混着淡淡的桂花香,漫进陆砚辞的书房。书房窗台上摆着一壶刚泡好的龙井,水汽袅袅,氤氲着杯沿,把桌上摊开的剧本初稿都染得添了几分暖意。陈默带着三位编剧,刚踏进书房就被这股安静的氛围裹住,连脚步都下意识放轻——与影视城里总充斥着的催促声、讨论声不同,这里的每一寸空气,都透着“慢下来打磨”的笃定。
“陆先生,您这院子可真舒服,比我们在棚里改剧本强多了。”戴黑框眼镜的年轻编剧小林率先开口,手里捧着厚厚的剧本,封面上用红笔写着“《焚天武帝》剧本初稿(第一版)”,页边已经画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他推了推眼镜,翻开剧本第32页,语气带着几分谨慎,又藏着对市场的考量:“我们昨天熬夜改到三点,讨论下来觉得,中期剧情里,男女主的互动是不是能再加点张力?比如第35集,男主萧烬在黑风岭遇险,女主苏璃赶去救他的时候,能不能加一段‘英雄救美反被救’的反转?或者后面萧烬误会苏璃和男二有牵扯,加一场吃醋的对手戏——您看去年那部爆火的古偶,就是靠这种强情绪的感情戏圈了不少女观众,咱们要是加了,说不定能更讨市场喜欢。”
小林说着,还从包里掏出手机,调出那部古偶剧的片段,屏幕里男女主因为误会争吵,弹幕里满是“好甜”“嗑到了”的评论。他把手机递过去,眼神里带着期待——在影视圈摸爬滚打几年,他太清楚“感情戏”对拉近距离、提升热度的作用,尤其是对《焚天武帝》这种以男性向修炼为主的IP,加一段细腻的感情线,似乎是“稳妥”的选择。
陆砚辞没有去看手机屏幕,只是轻轻合上手中的剧本初稿,指尖在封面的“焚天武帝”四个字上轻轻摩挲,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小林老师,我明白你的考量,但《焚天武帝》里的苏璃,不是能靠‘英雄救美’或‘误会吃醋’来立住的角色。你还记得原着第178章吗?苏璃独自闯‘万毒窟’,为了拿到救萧烬的解药,在毒雾里待了三天三夜,最后靠自己的‘冰魄功’冻住毒源,才带着解药走出来——那时候萧烬还在闭关,根本没机会‘救她’。苏璃的核心是‘并肩者’,不是‘附属品’,她有自己的修炼目标,有自己的处事原则,甚至在萧烬迷茫的时候,是她点醒他‘武道不是为了复仇,是为了守护’。”
他顿了顿,起身走到书柜前,从第三层抽出一本蓝色封皮的原着,翻到夹着书签的一页,指给众人看:“你看这里,苏璃对萧烬说‘我不需要你护着我,我要的是我们俩能一起站在焚天城的城墙上,看天下太平’——这才是他们感情的底色。感情线可以有,比如两人在修炼间隙一起看星空,聊各自的过往,这种水到渠成的细腻,比刻意设计的‘误会’‘救美’更动人。如果为了迎合市场,把苏璃改成需要靠男主情绪推动的角色,那不仅是对苏璃的背叛,也是对原着读者的不尊重。”
小林看着书页上的文字,又想起自己之前写的“吃醋戏”,脸颊微微发烫,默默把手机收了回去。陈默在一旁点了点头,接过话茬:“陆先生说得对,我们不能为了‘讨喜’就丢了角色的魂。之前拍《远山的呼唤》,我为了保留女主独立采药的戏份,推掉了投资方加‘男主帮女主背药篓’的建议,最后那组镜头反而成了全剧的高光——观众要的不是套路,是真实的人物。”
陆砚辞闻言,转身从书柜深处取出一本略显陈旧的笔记本。笔记本的封面是深棕色的皮质,边缘已经有些磨损,露出里面浅棕色的衬纸;翻开第一页,右下角写着“2018.9.12 开始构思《焚天武帝》”,字迹比现在的更稚嫩些,纸页也因为常年翻阅,微微泛黄,边角卷了起来。他翻到第47页,指着上面的内容,语气里多了几分对过往的珍视:“这是我刚开始写‘五行淬体’体系时的手稿,你们看。”
众人凑过去,只见页面上画着详细的人体经脉图,用红、绿、黄、蓝、黑五种颜色的笔标注着五行对应的经络——绿色的“木属性”旁,写着“需辅以青灵草、忘忧花熬制的汤药,每日辰时浸泡,激发肝部生机,打通足厥阴肝经,此过程需七日,期间不可动怒,否则生机外泄”;红色的“火属性”下面,画着一个简易的火山剖面图,标注着“引地火岩浆之力,需在‘焰山窟’底层,以‘冰心诀’护住心脉,每锻骨一次,需休息三日,连续九次,方算淬体成功,代价是体表会留火纹,三年后才会消退”;甚至连最容易被忽略的“土属性”,都写着“需在‘厚土原’修炼,每日踩土而行,吸收大地浊气,凝练丹田根基,过程枯燥,需坚持百日,期间不可离开厚土原半步,否则根基易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