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上的赵大虎看到林文澜带领部队发起了反击,立刻下令城墙上的士兵们开火,配合反击部队的进攻。一时间,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士兵的喊叫声响彻云霄,红军部队腹背受敌,很快就支撑不住了。
“撤!快撤!”红军的指挥官见大势已去,立刻下令撤退。红军士兵们纷纷丢盔弃甲,朝着远处逃窜。林文澜带领士兵们紧追不舍,又消灭了不少红军士兵,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
一直追到中午,林文澜见红军已经逃远,而且士兵们也都疲惫不堪,才下令停止追击,带领部队返回赣州城。当他们回到赣州城时,城墙上的士兵和民团成员们纷纷欢呼起来,迎接胜利的英雄。
赵大虎快步走上前,对着林文澜抱了抱拳:“团长,您太厉害了!不仅打退了红军,还缴获了这么多武器弹药!”
林文澜笑着摆了摆手:“这都是大家的功劳,没有兄弟们的奋勇杀敌,咱们也不会取得这么大的胜利。”
随后,林文澜让人清点了战利品:缴获步枪三百多支、机枪十挺、手榴弹五百多颗,还有大量的弹药和粮食。这些战利品不仅补充了33团的装备和物资,也极大地鼓舞了士兵们和民团成员们的士气。
接下来的几天,林文澜并没有放松警惕,他依旧让士兵们和民团成员们加强防守,同时派人去侦查红军的动向。侦查兵回来报告说,红军已经撤退到了赣州城几十里外的一个小镇上,正在休整,暂时没有再次进攻的迹象。林文澜这才稍微松了口气,但他知道,红军肯定不会就此罢休,他们迟早还会回来的。
为了应对红军可能的再次进攻,林文澜对赣州城的防御工事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固:在城墙外面挖了更深的战壕,设置了更多的路障;在城墙上面增加了机枪阵地,还安装了一些简易的火炮;同时,他还加强了对士兵和民团成员的训练,提高他们的战斗能力。
在训练之余,林文澜还经常去城里的百姓家中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百姓们都很感激林文澜,对他更加拥护。有一次,林文澜在走访时,发现一个老妇人家里没有粮食了,他立刻让人从部队的粮仓里调拨了一些粮食给老妇人。老妇人感动得热泪盈眶,拉着林文澜的手说:“林团长,您真是个大好人啊!要是没有您,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了。”
林文澜笑着说:“老婶子,您别客气,保护百姓是我们军人的职责。只要有我们在,就不会让百姓们受苦。”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夏天。赣州城的局势一直很稳定,红军没有再次发起进攻,33团的士兵们和民团成员们也渐渐适应了守城的生活。林文澜见局势平稳,便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巩固赣州城的防御,同时也在为部队的长远发展做打算。
他知道,33团虽然在这次防守赣州城的战斗中取得了胜利,但部队的实力还很薄弱,无论是兵力还是装备,都与红军的大部队有很大的差距。要是遇到红军的大规模进攻,仅凭33团和民团,很难守住赣州城。因此,他决定向师部请求支援,希望师部能增派一些兵力和装备到赣州城。
于是,林文澜写了一封详细的报告,向师部汇报了赣州城的防御情况和当前的局势,同时请求师部增派一个营的兵力和一批武器装备。报告写好后,他立刻让人快马加鞭送往师部。
几天后,师部的回信到了。师部在信中对林文澜带领33团守住赣州城的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同意了他的请求,决定增派一个营的兵力和一批武器装备到赣州城。不过,师部也在信中指出,当前江西的局势比较紧张,其他地区也需要兵力防守,因此增派的兵力和装备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到达赣州城,让林文澜耐心等待,在此期间要继续加强赣州城的防御,确保万无一失。
林文澜收到回信后,心里很高兴。他立刻召集军官们开会,向他们传达了师部的决定。军官们听后也都很兴奋,纷纷表示会继续加强防守,等待援军的到来。
在等待援军的日子里,林文澜并没有闲着。他利用这段时间,对33团的士兵进行了更加系统的训练,不仅包括射击、格斗等基础科目,还增加了战术配合、阵地防御等科目。同时,他还组织士兵们进行实战演练,模拟红军进攻的场景,让士兵们在演练中熟悉战术,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民团成员们也加入了训练的队伍,林文澜让经验丰富的军官带领他们进行训练,教他们基本的射击和防守技巧。民团成员们都很刻苦,进步很快,很快就具备了一定的战斗能力。
这天,林文澜正在城墙上指挥士兵们进行实战演练,突然看到远处有一队人马朝着赣州城方向走来。他赶紧拿起望远镜观察,发现是师部派来的援军。林文澜心中一喜,立刻下令打开城门,带领军官们出城迎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