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扫视着朝堂上的众人,心中已有了主意。他向前一步,正欲开口,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进入朝堂,在李世民耳边低语几句。李世民脸色大变,朝堂上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察觉到,似乎又有更严峻的事情发生了。
“陛下,究竟何事?”李浩忍不住问道,心中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李世民眉头紧锁,沉声道:“刚刚接到边境急报,北方突厥蠢蠢欲动,似有大规模进犯之势。”
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面露担忧之色。“陛下,突厥来犯,这可如何是好?”“难道是我们改革触动了他们的利益,所以前来寻衅?”大臣们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李浩心中一凛,他隐隐觉得此事并非如此简单。就在众人慌乱之时,他迅速冷静下来,说道:“陛下,此时慌乱无用,当务之急是商讨应对之策。”李世民微微点头,看向李浩,眼神中带着一丝期许:“李爱卿,你有何良策?”李浩沉思片刻,说道:“陛下,一方面,我们应立即调派附近州县的驻军前往边境增援,加强防御工事;另一方面,派使者前往突厥,探清他们此次行动的意图,或许其中有误会。”
李世民还未开口,保守派大臣张大人便阴阳怪气地说道:“李殿下,你这主意听起来倒是轻巧,可万一使者一去不回,岂不是示弱于突厥?再者,调派驻军,那内地的防卫又该如何?”
李浩目光坚定地看着张大人,说道:“张大人,如今边境危急,若不及时增援,后果不堪设想。至于内地防卫,我们可重新调配兵力,加强巡逻,确保万无一失。使者前去,并非示弱,而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战争,若能和平解决,对大唐百姓而言,亦是幸事。”李世民思索片刻,说道:“李爱卿所言有理,就依你之策。即刻调派驻军,同时选派得力使者前往突厥。”
就在众人商讨具体部署之时,李浩的一名亲信悄然进入朝堂,在他耳边低语几句。李浩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镇定。他向李世民告罪后,匆匆离开朝堂。
跟随着亲信,李浩来到了一处偏僻的房间。房间内,一名身着黑衣的男子早已等候多时。见李浩进来,男子立刻单膝跪地:“殿下,卑职有紧急情报汇报。”
李浩神色凝重:“说吧,究竟何事?”
黑衣男子抬起头,眼中透着忧虑:“殿下,我们的情报人员发现,李建成余孽暗中与突厥勾结,此次突厥来犯,极有可能是他一手策划,意图在边境制造事端,嫁祸给改革派,从而引发朝廷内乱。”
李浩心中一震,他握紧拳头,咬牙道:“果然是他!这个李建成,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竟不惜勾结外敌,置大唐百姓于不顾。”
黑衣男子继续说道:“目前我们掌握的证据还不够充分,只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显示李建成与突厥使者有过秘密接触。”
李浩沉思片刻,说道:“你即刻安排人手,继续深入调查,务必收集到确凿的证据。此事关系重大,一旦证据确凿,定要让李建成的阴谋大白于天下。”
黑衣男子领命而去。李浩在房间内来回踱步,心中思索着应对之策。他深知,此次危机非同小可,若不能妥善解决,不仅改革成果将毁于一旦,大唐也将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
“李建成啊李建成,你以为勾结外敌就能得逞吗?我李浩定不会让你如愿。”李浩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他回到朝堂,此时大臣们仍在商讨应对突厥的策略。李浩没有立刻将李建成的阴谋说出来,因为他知道,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贸然说出只会引起朝堂的混乱,让局势更加难以控制。
“陛下,各位大人,刚刚我突然想到,此次突厥来犯,或许还有其他隐情。”李浩说道。众人纷纷看向他,李世民问道:“李爱卿,你此话何意?”
李浩说道:“陛下,突厥向来忌惮我大唐国力,虽偶有侵扰,但大规模进犯的情况并不多见。此次突然行动,会不会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我们在应对突厥的同时,也应留意内部是否有奸细与外敌勾结。”
李世民微微点头:“李爱卿提醒得是,此事不可不防。诸位大臣,务必加强对朝堂内外的监察,一旦发现可疑之人,立即上报。”
大臣们纷纷领命。李浩看着众人,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揭开李建成的阴谋,保护大唐,守护改革的成果。
散朝后,李浩回到府中,将自己关在书房内,继续思考应对之策。他深知,时间紧迫,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来人,传房玄龄、杜如晦二位大人到府中议事。”李浩吩咐道。不多时,房玄龄和杜如晦匆匆赶来。“殿下,如此着急唤我们前来,可是有要事?”房玄龄问道。
李浩将李建成勾结突厥的事情告诉了他们,二人听后,也是又惊又怒。“这个李建成,简直丧心病狂!”杜如晦怒声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唐嫡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唐嫡子风云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