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苏雨父母即将到来的消息,如同投入封瑶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久久未平。那份潜藏于心底、关于自身亲情的怅然与空洞,虽被徐卓远生涩却真挚的安抚暂时驱散,却并未完全消失,只是沉淀为更深的思绪。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对于苏雨而言,这场期盼已久的会面,不仅是温暖的归航,更可能是一场夹杂着经年愧疚、笨拙关爱与陌生隔阂的情感风暴。她必须为苏雨筑起一道缓冲的堤坝。
她特意选择在一个阳光温煦、店内流淌着舒缓音乐的午后,于“甜憩”空无一人的温馨空间里,将这个信息委婉地告知了苏雨。空气中弥漫着糖粉的甜香,却无法完全化解话语带来的紧张。
果然,苏雨在听到消息的瞬间,身体肉眼可见地僵硬了,像是被无形的绳索捆缚。她正在擦拭柜台的手指骤然收紧,指节泛白,眼神里瞬间涌起不知所措的慌乱,甚至掠过一丝深植于记忆的恐惧。“他们……他们要来?为什么……是因为那篇报道吗?他们是不是……觉得我在这里‘不务正业’,给他们丢脸了?”声音细微发颤,带着根深蒂固的不自信和害怕被责难的习惯性思维。那篇关于“忆姜糖”和奶奶故事的报道,曾是她鼓起勇气分享内心世界的证明,此刻却仿佛成了可能引来审视与失望的源头。
封瑶绕过柜台,轻轻握住她冰凉甚至微微颤抖的手,声音沉稳而有力,试图用确定的语气驱散她的不安:“不,小雨,恰恰相反。你妈妈在电话里哭了,声音哽咽得几乎说不出话。她说,他们反复看了那篇报道好多遍,才知道,原来他们的女儿心里藏着这么多他们从未察觉的心事,原来奶奶的爱对你如此重要,而他们……他们感到的是深深的心疼和愧疚,后悔过去那些年,只片面地关注了物质供给,却完全忽略了你的内心世界。他们这次来,没有兴师问罪的意思,只是想亲眼看看你生活的地方,尝尝你做的姜糖,更想……好好跟你,还有奶奶,说说话,弥补过去的缺失。”
苏雨彻底怔住了,眼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泛红,泪水在里面盈盈打转,却倔强地依靠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强忍着没有落下。长久以来,她早已习惯了将思念和委屈深埋心底,习惯了在每周一次的电话里扮演那个“一切都好”、“学习顺利”、“生活开心”的、从不让人操心的乖女儿。此刻,这层用以自我保护的、看似坚硬的壳,被来自父母的、迟来却直指内心的关切猛然敲击,带来的并非预想中的疼痛,而是一种汹涌澎湃的、混杂着多年酸楚、隐秘委屈、以及一丝微弱却无法忽视的、名为“期盼”的复杂洪流。
“真……真的吗?他们……真的是这么说的?”她哽咽着问,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脆弱,仿佛害怕这只是一个易醒的美梦。
“千真万确。”封瑶用力地点头,眼神坚定而温柔,“你的故事,你的‘忆姜糖’,它从来就不是暴露弱点的伤口,而是连接彼此心灵的桥梁。它让你的父母,终于有机会‘看见’了那个真实的、完整的你。这或许会有些尴尬,甚至可能会因为多年的生疏而磕磕绊绊,但小雨,这是修复的开始,是重新走向彼此的第一步。你要勇敢一点,给他们,也给自己一个机会,一个让家重新变得完整的机会。”
苏雨终于低下了头,一直强忍的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珍珠,簌簌滑落,滴在两人紧紧交握的手上,滚烫灼人。但她没有抽回手,反而更紧地抓住了封瑶,像是溺水之人抓住了唯一的浮木,从中汲取着面对未知重逢的勇气。
【观察:对象苏雨,初始情绪反应为“焦虑”与“恐惧”,峰值分别达到75%和68%。经封瑶引导解释后,“焦虑”指数下降至45%,“恐惧”指数显着降低至22%,同时“期盼”与“感动”指数开始攀升,目前分别为30%和51%。情绪转化过程符合“情感疏导-认知重构”模型。建议后续保持稳定支持环境。】徐卓远坐在不远处的角落,面前平板屏幕上实时显示着苏雨的情绪波动曲线,他安静地记录着这些数据,没有打扰这场至关重要的沟通。他的存在,像一道无声却稳固的屏障,隔绝了外界的干扰,也让封瑶在进行这场艰难安抚时,感到一种奇异的、基于绝对理性的安心。
接下来的两天,校园生活依旧按部就班,但“甜憩”小团队内部的氛围却悄然变化。苏雨明显更加沉默,常常在忙碌间隙陷入沉思,有时在熬煮姜糖时,会望着那袅袅升起、带着辛辣甜香气息的白雾出神,眼神飘忽,不知思绪已飞往何方。封瑶没有过多打扰,只是默默陪伴,适时递上一杯温水,或是一个无声却充满鼓励的眼神。她理解这种近乡情怯的复杂心绪。
而徐卓远,则在封瑶未曾留意的时候,进行了一系列高效的“优化操作”。他调取了校园周边所有交通枢纽(火车站、汽车站)到学校的具体路线图及不同时段的预计耗时,交叉分析了未来几天天气数据的概率分布,甚至根据苏雨父母可能携带行李的数量和类型假设,利用算法筛选出了几家距离适中、性价比高、环境相对安静整洁的招待所信息,并附上了详细的路线指引和用户评价摘要,最终整理成一份简洁明了、逻辑清晰的文档,悄无声息地发到了封瑶的手机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