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晨光与裂痕:命运齿轮转动
手机屏幕的微光映着封瑶若有所思的脸庞。那条来自徐卓远的“很好吃”的回复,简短得不像他,却又带着一种笨拙的真诚。前世记忆里的他,在这个时间节点,几乎从不会表达如此主观且带着温情的个人感受。他的世界被严谨的逻辑、冰冷的数字和复杂的公式填满,“好吃”这种充满生活气息和感性色彩的词汇,几乎不存在于他的字典里。
这细微的偏差,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她心中漾开圈圈涟漪。是蝴蝶效应开始显现了吗?因为她主动递上的那杯糖水,因为她不再像前世那样只是怯懦地仰望和等待?她沉吟片刻,指尖在屏幕上轻点,没有回复过多可能让他感到压力或无所适从的煽情话语,只是敲下了一句朴素的关怀:
【喜欢就好。熬夜伤身,记得抽空休息。】
她放下手机,走到窗边,遥望理学院那片沉没在夜色中的建筑群。那里只有零星几盏灯火,如同夜空中倔强的孤星。其中一盏,必然属于徐卓远。重生归来,她带着前世的遗憾与洞悉,目标清晰而坚定——不仅要弥补与他错过的时光,治愈他内心深处连自己都未曾察觉、被理性冰封的冻土,更要让自己从那份因他而起的、近乎偏执的自卑与仰慕中得到解脱,真正成长为能够与他并肩站立、内心充盈而独立的个体。
这一次,她的温柔不再是无声的守候,而是带着引导意味的、坚定的涓涓细流。
---
实验室里,冰冷的仪器指示灯闪烁着幽微的光芒。徐卓远看着封瑶那条简洁的回复,“熬夜伤身,记得抽空休息”——与他母亲林静邮件里“项目进展如何”、“中期报告务必精益求精”的指令截然不同,也与周教授虽温和却依旧围绕学术的劝慰存在区别。这条信息不携带任何审视、期望或价值判断,仅仅是一种纯粹的、指向他本身状态的关怀。
这种纯粹的关怀,让他感到陌生,甚至一时不知如何归类。他关闭电脑,开始整理操作台,动作精准而高效。当拿起那只素雅的白瓷杯时,指尖传来的温润触感让他停顿了片刻。杯身还残留着些许清洗后的微凉湿意,但那份独特的温厚质感,却奇异地驱散了些许实验仪器带来的金属冰冷感。最终,他没有像对待其他实验用具一样将它留在公共区域,而是拿到水槽边,用蒸馏水格外仔细地冲洗了一遍,然后用软布擦干,小心翼翼地放进了自己的公文包夹层。
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于他而言,却意味着一种下意识的接纳,是对那份“无关效用”的关怀的无声回应。
走出理学院大楼,凌晨的校园万籁俱寂,只有夏夜的虫鸣协奏曲和风吹过香樟树叶发出的沙沙声响。空气不再是实验室里那种经过过滤的、带着消毒水气味的冷冽,而是充盈着泥土的芬芳和草木在夜间呼吸吐纳出的清新气息。他下意识地深吸了一口气,胸腔中那股因长时间精神高度集中而绷紧的滞涩感,似乎被这自然的、富有生命力的空气冲淡、抚平了些许。
回到宿舍,陆屿早已鼾声大作,规律的声响充斥着房间。然而,在徐卓远那张总是收拾得一丝不苟的书桌上,却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几本他前几日随口提过正在寻找的参考文献。旁边还有一张便签,上面是陆屿龙飞凤舞的字迹:“给徐大神请安!文献小的给您找来了,跑了好几个资料室!顺便,苏晚学妹那边……真不考虑一下?人家可是真心实意想请教问题!”
徐卓远拿起便签,眉头微蹙,对于陆屿这种近乎“拉郎配”的行为感到些许无奈,但还是将便签揉成一团,精准地投进了角落的垃圾桶。然而,当他的目光扫过那些摆放整齐的文献时,眼神却不自觉地缓和了些许。陆屿的热情和“多管闲事”固然时常让他觉得吵闹,但其背后那份毫无保留的关切,并非毫无重量,如同实验室里那些虽然嘈杂但不可或缺的背景音。
他快速冲了个冷水澡,躺上床。意外的,脑海中那些惯常纷繁杂乱的数据流和待验证的公式没有立刻占据主导。封瑶递过糖水杯时微微弯起的、带着暖意的眼角;陆屿咋咋呼呼、充满活力的笑容;周教授拍着他肩膀时那句意味深长的“气色变好了”;甚至苏晚那双写满求知欲、紧追不舍的眼睛……这些带着“人味儿”的画面,不受控制地交替闪现。
尤其是封瑶。他试图调用理性分析模块,去解析她行为背后的动机——是有所求?还是某种更复杂的社交策略?但他发现自己竟无法将那种清澈见底的关怀,归类于任何他已知的、基于利益或情感交换的“动机模型”。这种感觉陌生而奇异,像是一道无法用现有定理和公式推导、却又确实存在的命题,挑战着他固有的认知体系。
带着这份无解的困惑,以及身体深处隐约传来的、久违的放松感,他竟比往常更快地陷入了睡眠。没有依赖任何助眠药物,也没有因对项目进度的焦虑而在中途惊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