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实验室的灯光
理学院三楼尽头的那间专属实验室,灯光一如既往地亮着,在深夜的校园里像一座孤独的灯塔。透过磨砂玻璃窗,隐约可见一个挺拔的身影在操作台前忙碌。这是徐卓远连续第七个夜晚在这里工作到凌晨,对他而言,这种工作节奏早已是家常便饭。
空气中弥漫着精密仪器特有的金属与试剂混合的冷冽气息,这是徐卓远最熟悉、也最能让他感到掌控感的环境。每一个数据、每一个变量都在他的精确计算之中,没有任何意外,也不会有任何情感干扰。
然而今夜,操作台上一个格格不入的白瓷杯打破了这一贯的冰冷秩序。
“运行开始。”徐卓远低声自语,指尖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个指令。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流开始滚动,如瀑布般倾泻而下。他向后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发胀的眉心,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那只白瓷杯上。
那是离开“忆甜”糖水铺时,封瑶递给他的。他还记得她当时的神情——眼睛弯成月牙,语气自然得仿佛这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晚上熬夜要是饿了,可以垫一垫,总比空着肚子好。”
这种纯粹的关心对他而言陌生而突兀。
实验室里极致的安静将他脑海中纷杂的思绪放大。母亲林静那条公事公办的短信还躺在手机里:“项目进展如何?下周董事会需要中期报告。”他回复的“收到”二字,此刻看来,似乎真的少了几分以往那种被审视、被驱策的窒息感。
这种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他的目光再次落回白瓷杯,鬼使神差地,他伸手拧开杯盖。一股混合着红豆醇香与陈皮清甜的温暖气息瞬间逸出,驱散了鼻尖萦绕的化学试剂味道。他舀了一勺送入口中。糖水已经微凉,但甜度依旧恰到好处,绵密的沙感包裹着味蕾,带来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
这与他在美国求学时养成的习惯截然不同。那时他常常靠黑咖啡和能量饮料强行提神,用高强度工作麻痹自我。而这份简单的甜,不带来刺激,却给予慰藉。
就在他沉浸在思绪中时,实验室的门被轻轻叩响。
“请进。”徐卓远下意识地盖好杯盖,将那份与实验室氛围不符的“甜”掩住,声音恢复了惯常的平静。
推门进来的是物理系另一位颇负盛名的周教授。年近五十的周教授气质儒雅温和,与林静的严谨锐利形成鲜明对比。他身后跟着一个女生,穿着简洁的米色连衣裙,气质沉静,眉眼间带着书卷气——正是物理系大二的新生苏晚。
“周教授。”徐卓远站起身,态度恭敬。周教授是他尊敬的师长之一,不仅在学术上造诣深厚,为人也毫无架子,时常关心他的生活。
“卓远,还在忙?”周教授笑容和煦,目光扫过操作台,“数据跑着呢?别太拼,年轻人也要注意身体。”他的关心自然而真诚,不带有任何评判意味。
“快了,最后一段验证。”徐卓远简略回答,目光不经意间与苏晚相遇。她落落大方地迎上他的目光,眼神清澈,带着对知识的纯粹渴求。
“这是苏晚,大二的学妹,对你目前研究的这个方向很感兴趣,基础也很扎实。”周教授引入正题,“她有些理论上的问题想请教你,我看你这边快结束了,方便指导她一下吗?”
徐卓远点头。他习惯于这种纯粹基于学术的交流。
苏晚上前一步,开门见山:“徐学长,关于您上次在《物理评论》上那篇关于拓扑绝缘体边界态的论文,我有一个地方不太明白。”她提出的问题直接且切中要害,显示出扎实的功底和深入的思考。
接下来的二十分钟,两人就那个复杂的物理问题进行了高效的讨论。苏晚思维敏捷,一点就透,并且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徐卓远发现,与她交流并不费力,甚至能碰撞出一些新的思路。
“所以,在考虑自旋轨道耦合的情况下,边界态的稳定性其实取决于......”徐卓远在白板上写下几行公式,声音平稳而清晰。
“我明白了。”苏晚眼睛一亮,“所以您文中的那个假设,其实是为了简化计算而引入的近似,真正的物理图像要复杂得多。”
徐卓远微微颔首。这种纯粹的、智力上的共鸣,是他所欣赏的。
问题解答完毕,苏晚真诚地道谢,目光不经意间掠过操作台上那只显眼的白瓷杯,眼中闪过一丝极快的好奇,但并未多问,只是安静地收拾好自己的笔记。
周教授并未立刻离开,他看着徐卓远,语气带着长辈的关怀:“卓远,感觉你最近......气色似乎比前阵子好了一点?”他顿了顿,斟酌着用词,“前段日子见你,总觉得你绷得太紧,像一张拉满的弓。现在好像......稍微松弛了些许。”
徐卓远微微一怔。他以为自己隐藏得很好,却没想到被周教授看出了细微的变化。
“可能是......最近睡眠好些。”他找了个惯用的借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