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卓远那声郑重的“谢谢”和封瑶了然的笑意,在午后的阳光中静静交融,仿佛驱散了些许萦绕在他周身的清冷。这一刻的宁静格外珍贵,封瑶甚至能看见阳光中漂浮的微尘在徐卓远微微放松的肩头跳舞。
这时,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走廊的宁静。两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穿着休闲西装,身材高挑,眉眼间与徐卓远有几分相似,但气质更为阳光外放的年轻男子快步走来。他手里的文件夹略显随意地晃动着,与他整个人散发出的活力相得益彰。
“哥!可算找到你了,林阿姨走得急,这个落座位上了。”年轻男子将文件夹递给徐卓远,语气熟稔得仿佛昨天才见过面,而非时隔数月。他的目光随即落在封瑶身上,眼中掠过毫不掩饰的惊艳与探究,“这位是……?”
徐卓远接过文件夹,神情依旧是惯常的平淡,但封瑶敏锐地察觉到,他面对来人时,周身那种紧绷的疏离感似乎缓和了些许。这份缓和极其细微,若非封瑶重生后对他格外关注,几乎难以察觉——他垂在身侧的手指不再微微绷紧,肩膀的线条也柔和了那么一两分。
“我同学,封瑶。”徐卓远简单介绍,然后又对封瑶说,“这是我堂弟,徐明轩,在隔壁科大读大三,最近在折腾一个创业项目。”
“封瑶同学,久仰大名啊!”徐明轩立刻扬起一个灿烂的笑容,热情地伸出手,“刚才你的报告太精彩了!我在下面听得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你是本科生。特别是关于动态环境下的自适应滤波那部分,给了我很多启发!我哥这家伙,平时眼光高得上天,能被他认可还站在一起聊天的人,果然非同凡响!”
他的话语像连珠炮一样,充满了活力,与徐卓远的沉静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热情并不让人讨厌,反而像一缕暖风,吹散了刚才因林教授离去而残留的些许凝滞。封瑶注意到,徐明轩在提到“创业项目”时,徐卓远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那并非不悦,更像是一种无奈的习惯——显然,这位堂弟的“折腾”不是一天两天了。
封瑶礼貌地与他握手,微笑道:“过奖了,徐同学。我只是尽力做好分内之事。”她心下却是一动,徐明轩能精准提到她报告中一个不算最显眼却颇具创新性的技术点,说明他并非客套,而是真的听懂了,这让她对这位看似跳脱的堂弟有了新的认识。
“别谦虚了!你那关于噪声鲁棒性的回答,绝了!”徐明轩摆摆手,然后又看向徐卓远,促狭地眨眨眼,“哥,你看人家封同学多厉害。诶,对了,你们接下来有事吗?这都中午了,要不一起吃个饭?我知道学校后门新开了家不错的杭帮菜,味道清淡,应该合你们口味。我正好还有点算法优化的问题,想向封同学讨教一下。”他适时地抛出了一个无法让人轻易拒绝的专业理由。
徐卓远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看了封瑶一眼,像是在询问她的意见。这个细微的动作让封瑶心中微微一动,他以前几乎不会这样下意识地考虑别人的感受。前世的他,若遇到类似情况,多半会直接以“还有事”回绝,或者只是出于礼节生硬地邀请,绝不会先顾及同伴的意愿。
封瑶确实有些饿了,而且她感觉到徐明轩的出现似乎让徐卓远放松了一些,更重要的是,她想借这个机会更多地了解徐卓远成长的环境,便从善如流地点点头:“好啊,听上去不错。讨教不敢当,互相学习。”
“太好了!”徐明轩一拍手,自来熟地在前面引路,“走走走,我请客,就当庆祝封瑶同学报告圆满成功,顺便……呃,慰劳一下我哥刚经受完‘女王陛下的检阅’。”他后半句压低了声音,带着点戏谑,但并无恶意。封瑶看到徐卓远的嘴角抿了一下,却没出言反驳,显然对这形容早已习惯,甚至隐含着一丝默认。
徐卓远瞥了他一眼,没说什么,只是和封瑶并肩跟了上去。去餐厅的路上,徐明轩妙语连珠,主导着话题,从两校食堂的奇葩菜品对比,到科大最近某个实验室的趣闻,巧妙地避免了冷场,也间接向封瑶传递了许多关于徐卓远生活背景的信息。封瑶安静地听着,偶尔附和几句,目光却不时落在徐卓远身上。她发现,在徐明轩插科打诨时,徐卓远虽然依旧话少,但眼神不再像之前那样冰封,唇角甚至会极轻微地牵动一下,像是在笑。有几次,当徐明轩说到离谱处,徐卓远甚至会低声纠正一两个细节,语气里带着连他自己都未察觉的、对堂弟胡闹的纵容。
餐厅环境清雅,正如徐明轩所说,菜品精致口味清淡。席间,徐明轩的创业话题果然打开了话匣子,他描述着团队在开发一款基于环境感知的智能导览APP时遇到的传感器融合难题,眉头紧锁的样子倒是有了几分技术人的执着。
“我们试了几种滤波算法,在模拟环境里效果不错,一到实地测试,各种突发噪声和信号干扰就……”徐明轩摊摊手,表情垮了下来,很自然地转向封瑶,“封同学,你报告里提到的那个改进的卡尔曼滤波思路,不知道能不能应用在我们这个场景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