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实验室的突破带来的兴奋感持续了很久,但封瑶并未沉溺其中。她知道,这只是一个阶段性胜利,距离构建出真正通用、鲁棒的噪声模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徐卓远递来的那份来自秦教授的论文集,如同及时雨,为她打开了新的思路。
她翻开文件夹,首先映入眼帘的并非冰冷的铅字,而是夹在扉页间的一张素色便签。便签上是徐卓远那手熟悉而凌厉的字迹,简洁地列出了几篇他认为与她当前研究最相关的论文编号,并在旁边标注了关键点,如“关注第三章非线性逼近方法”、“附录B的证明或可借鉴”。这细心的指引,让她能迅速抓住重点,节省了大量自行筛选的时间。
这份不动声色的体贴,让封瑶心头微暖。她收敛心神,沉浸到那些深邃的理论中去。徐卓远的判断精准无比,这几篇论文从更高维的视角探讨了复杂系统下的信号处理问题,其中关于“自适应权重衰减”和“多尺度特征融合”的思想,恰好弥补了她现有算法框架中的一些理论空白。
接下来的日子,封瑶进入了更为专注和高效的工作状态。她将新汲取的理论养分与自己的算法模型深度融合,开始了新一轮的迭代优化。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时常会遇到参数调优的瓶颈和模拟结果的异常,但她的心态已然不同。不再有前世那种孤军奋战的惶惑与自我怀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稳的、见招拆招的笃定。
她知道,在她身后,始终有一道沉静的目光。
徐卓远依旧是那个沉默的守护者。他不再需要频繁地递上资料或出声提醒,很多时候,仅仅是一个眼神的交换,封瑶便能从他那里获得确认或察觉到被自己忽略的细节。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无需言语的默契,像是在共同演奏一首复杂的交响乐,彼此倾听,相互应和。
这天傍晚,封瑶正在验证一个新引入的融合模块性能,屏幕上的曲线却出现了一个难以解释的微小抖动。她反复检查了代码和输入数据,均未发现异常。正凝眉思索间,眼角的余光瞥见徐卓远不知何时已站到了她身侧,正静静地看着那处异常的波形。
“数据源本身有极微弱的周期性干扰,来自楼宇供电系统的固有波动,林朗的数据清洗也未能完全滤除。”他低声开口,一针见血,“你的新模块灵敏度太高,将它放大了。尝试在预处理层加入一个针对工频及其谐波的陷波滤波器,设置一个合理的衰减阈值。”
封瑶恍然大悟,立刻着手修改。果然,加入他建议的滤波器后,那个微小的抖动瞬间消失,波形变得光滑而稳定。
“徐师兄,你连楼宇供电的波动都记得?”封瑶忍不住感叹,心中满是钦佩。这需要何等惊人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徐卓远神色未变,只淡淡道:“之前排查另一个项目故障时留意到的。”他顿了顿,看向她,“能捕捉到这个级别的异常,说明你的算法精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这平淡无奇的陈述,却比任何华丽的夸赞更让封瑶感到踏实和鼓舞。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进步,一方面源于重生的先知和加倍的努力,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徐卓远这种于无声处提供的、至关重要的支撑。
就在实验室氛围一片积极向上之时,一个意外的访客打破了平静。
来人是封瑶的堂哥,封卫东。他比封瑶大几岁,在一所三流大学混了个文凭后,便一直在社会上游荡,工作高不成低不就,是封瑶老家那些亲戚里,最让她父母头疼的一个。前世,这个堂哥就没少打着亲戚的旗号来找封瑶,不是借钱就是让她帮忙处理各种烂摊子,将封瑶那点微薄的补贴和精力消耗殆尽。
封卫东穿着一身略显廉价的西装,头发抹得油亮,站在实验室门口,探头探脑,脸上堆着刻意热情的笑容:“瑶瑶!可算找到你了!打你电话怎么不接啊?”
封瑶心里咯噔一下,前世被这种“亲情”绑架的疲惫感和厌恶感瞬间涌上心头。她重生后,刻意减少了与老家一些不必要的联系,尤其是这个堂哥,没想到他还是找上门来了。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走到门口,语气疏离而客气:“堂哥,你怎么找到这来了?我在做实验,手机静音了。”
“哎哟,大学生就是忙哈!”封卫东嗓门很大,引得实验室里的沈哲和林朗都看了过来,“哥这次来,是有个好事情想着你!我有个朋友,搞了个什么…对,科技创新项目,急需你这样的人才!人家公司实力雄厚,点名要招有真才实学的,待遇从优!你看你这天天泡实验室多辛苦,跟哥去那边看看,保准比这儿有前途!”
封瑶心中冷笑。前世类似的戏码不知上演过多少回,所谓的“好项目”、“好工作”,不过是拉她去充门面、甚至是想套取她手里项目资源的幌子。她清楚地记得,前世有一次,就是被这个堂哥软磨硬泡去参加了一个所谓的“项目洽谈”,结果对方不断套问她在校的研究内容,差点让她无意中泄露了关键思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