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轨迹与引力
图书馆二楼的角落,时间仿佛被窗棂切割成缓慢流淌的光与影。封瑶抵达时,徐卓远已然端坐,如同一尊沉浸于思维深渊的雕塑。他面前摊开的厚重英文专着、写满复杂推导的草稿纸,以及手边那杯氤氲着微弱热气的咖啡,共同构筑了一个外人难以介入的绝对领域。
听到熟悉的脚步声,他抬起头,目光落在封瑶身上。那眼神依旧沉静如古井深潭,只是极轻微地颔首,算是打破了这片空间的寂静。封瑶早已习惯他这种省略一切冗余社交辞令的作风,自然地在他对面坐下,取出自己精心整理的笔记和打印的论文。
没有寒暄,她直接切入正题,声音清晰而平稳:“关于昨天研讨会提到的动态情绪建模,我梳理了几个新方法,尤其是基于递归神经网络变体的改进,以及结合时间序列分析的注意力机制……”她一边说,一边用笔在空白纸上快速勾勒出模型的结构示意图,线条流畅,逻辑分明。这是她重生以来养成的习惯——将脑海中的构想具象化,便于更精确地推敲。
徐卓安静地听着,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极有节奏地轻敲着桌面,发出几不可闻的“哒哒”声,那是他思维高速运转时的外在表征。直到封瑶阐述完毕,他才抬起眼,目光精准地锁住她草图上某一处连接点。“第三个方法,在理论推导上存在潜在漏洞。情绪状态的转移概率并非完全遵循马尔可夫假设,忽略了长期依赖和外部情境的隐性干预。”他的语调平直,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却一针见血。随即,他流畅地报出两篇文献的名称与发表期刊,“可以参考这两篇验证性研究,里面有相关的范例和数据支撑。”
封瑶心中一凛,迅速记下。这正是她需要的——不带情面、直指核心的批判性意见。前世的她或许会因这种直白而感到挫败,但现在,她视若珍宝。
“不过,”徐卓远话锋一转,语气依旧是纯粹的客观评价,“你提出的结合时间序列注意力机制的思路,有创新的价值。‘心域’项目下一阶段采集的多模态数据,或许可以作为试金石。”他提及了他们共同参与、由他主导的大型认知计算项目“心域”。
封瑶眼睛微亮,这正是她今天讨论的核心目标。“是,我也认为这是突破口。但具体实现上,注意力权重的初始化和动态调整策略,我还没有找到最优解……”她立刻接上话头,深入探讨起细节和可能遇到的困难。两人之间的交流,如同精密仪器中齿轮的咬合,高效、顺畅,每一个术语的交换,每一次逻辑的碰撞,都让思维的脉络更加清晰。偶尔,徐卓远会在草稿纸上写下几个关键公式或符号,推到她面前,封瑶则能迅速理解其含义并给出反馈。这种在智力上旗鼓相当、彼此激发的状态,让她感到一种深层次的愉悦。
讨论暂告一段落时,封瑶端起水杯,发现水已微凉。她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徐卓远手边那几张他之前正在演算的草稿纸。上面的线条更加凌厉,符号体系也迥异于常规,构建出一个看似简洁却内涵极其丰富的全新算法结构,带着一种独属于徐卓远的、近乎苛刻的数学美感。
“这是……你新课题的雏形?似乎涉及到了非欧空间下的流形优化?”她凭借自身的数学直觉,忍不住轻声探问,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叹。
徐卓远顺着她的目光看了一眼,并没有掩饰或收起的意思,只是淡淡“嗯”了一声,算是承认,但并未展开。封瑶也适时地收回目光,不再追问。她懂得尊重他思考的独立疆域,正如他也从未干涉过她项目内的具体探索。这种彼此保留空间却又因对知识的共同追求而遥相呼应的默契,让她感到舒适且被尊重。
就在这时,一个略显拘谨的身影出现在桌旁,打破了两人之间的静默。是陈越。他怀里抱着几本厚实的数学工具书,脸上带着几分不好意思的红晕,但眼神清澈而明亮,充满了期待。
“徐师兄,封师姐。”他小声打招呼,声音里带着对这两位优秀前辈的天然敬重。得到徐卓远一个淡淡的眼神示意和封瑶温和的微笑回应后,他才仿佛松了口气,小心翼翼地从书里抽出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甚至有些凌乱的草稿纸,双手推到封瑶面前。
“封师姐,关于你上周组会上提到的那个特征耦合导致的梯度冲突问题,我……我回去查阅了几篇泛函分析和图论相关的论文,尝试引入了一个基于图拉普拉斯正则化的新约束条件,不知道……有没有用?”他的语气充满了期待和一丝完成挑战后的紧张,像是一个交上精心完成的作业、等待评阅的学生。
封瑶有些惊讶,接过草稿纸仔细看去。起初她以为这只是学弟一时兴起的尝试,但越看,神色越是专注。上面的数学推导不仅严谨,而且切入点极其精妙,那个约束条件巧妙地平衡了不同特征维度间的相互影响,恰好解决了一个她之前隐约感觉到却未能清晰表述、更未能解决的核心难点。这绝非简单的灵光一现,而是扎实功底与卓越直觉结合的产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