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星辉与晨露
晨曦刺破云层,为学术殿堂的玻璃幕墙披上一层淡金色的光晕。研讨会的日子,在期待与紧张交织的氛围中如期而至。
会场内,空气里弥漫着咖啡的醇香与纸张的特有气味,学术的气息浓郁得如同凝结的琥珀。穿着正装的学生们穿梭其间,如同即将奔赴战场的士兵,或自信洋溢,谈笑风生;或略带紧张,反复默念着讲稿,紧紧守护在自己的展板前,准备迎接评委和同行们审视的目光。
封瑶站在自己精心准备多时的墙报旁,指尖轻轻拂过光洁的展板表面,深呼一口气,将胸腔内那颗微微悸动的心缓缓平复。她今天选择了一套剪裁合体的深灰色西装套裙,长发一丝不苟地挽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修长的脖颈,少了几分平日的柔美,却多了几分这个年纪少有的沉静与专业。前世的她,若置身如此群英荟萃的场合,恐怕早已手心冒汗,眼神躲闪,内心的自卑会像无形的藤蔓,缠绕住她所有的表达欲与自信心。但此刻,她心中虽也有适度的、对未知挑战的紧张,更多的却是一种即将验证成果、与智慧碰撞交流的期待。
她的目光不经意地投向不远处。徐卓远就在斜对面的展位,他的课题涉及前沿的“脑机接口信号非线性解码”,展板前围拢了不少资深教授和目光锐利的研究生。他依旧是那副冷静自持的模样,身姿挺拔,讲解时逻辑缜密,语速平稳,面对任何尖锐的质疑都能给出基于严密数据和数学公式的清晰回应,仿佛一台高效运行、永不出错的精密仪器。他的存在,本身就像一种标杆。
封瑶偶尔会在他回答问题的间隙分神看过去,并非为了寻求安慰或鼓励,而是从他那种绝对专注和理性的状态中汲取一种奇特的力量。他像定海神针,无声地印证着这个领域的规则——在这里,唯有实力才是通行证。
评委组的到来打断了她的思绪。为首的是以严格着称、眼神锐利的李教授。封瑶立刻收敛心神,唇角扬起一抹得体而自信的微笑,开始了她的阐述。她的声音清晰悦耳,如同山涧清泉,流淌在专业的术语与逻辑的脉络之间。她重点阐述了在“心域”项目中,对多模态情绪信号特征提取方案的优化过程。当她用清晰的图示和简洁的语言,将复杂问题层层拆解,一步步推向那令人信服的结论时,几位原本表情严肃的评委不禁微微颔首。当她最终报出经过五次严格交叉验证得出的、稳定提升百分之八点三的准确率数据时,她清晰地看到李教授眼中一闪而过的、几乎难以捕捉的赞许。
提问环节如期而至。一位年轻但目光敏锐的副教授针对她的模型在极端激烈情绪(如狂怒、极度恐惧)下的表现提出了疑问。这个问题直指当前模型的软肋。若在以往,封瑶或许会因被戳中弱点而慌乱,但此刻,她并未回避。她坦诚地承认了当前模型在此类边界情况下的局限性,语气不卑不亢。紧接着,她话锋一转,引用了徐卓远之前分享给她的一篇关于“基于对抗性生成网络的鲁棒性训练”的文献,并结合自己的思考,提出了两到三种可能的改进思路。虽然这些想法还略显稚嫩,未能完全成熟,但其中展现出的思考深度和广阔的知识面,以及对领域内前沿方法的关注,让提问的副教授眼中露出了兴趣,甚至引发了评委间短暂的低语交流。
讲解结束,评委们礼貌点头后离开。封瑶感到后背沁出了一层薄汗,贴身的衬衫微微发凉,但内心却是一片豁然开朗的畅快。她做到了,不是在谁的羽翼下瑟瑟发抖,而是凭借自己数月来扎实的工作、反复的推敲,以及今天清晰的表达,赢得了专业的倾听和实质性的认可。这种成就感,远比任何虚浮的赞美更让她踏实。
中场休息时,封瑶感到喉咙有些干涩,便起身走向会场角落的饮水机。就在她接水时,一个略带迟疑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封瑶?”
她回头,意外地看到了苏晴。苏晴今天打扮得依然精致亮眼,一身香槟色连衣裙衬得她肌肤胜雪,只是眉宇间少了往日那种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骄纵,眼底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与疲惫。她手里也拿着水杯,似乎刚结束自己的讲解,而从她略显紧绷的嘴角来看,效果恐怕不尽如人意。
“恭喜啊,封瑶。”苏晴扯了扯嘴角,努力想挤出一个笑容,却显得有些勉强,语气听起来干涩,“听说你不仅进了‘启明’奖学金的终审名单,今天讲解又这么受评委赏识,李教授刚才走过去都在跟王导夸你思路清晰。真是……风光无两。”
若是前世,敏感内向的封瑶或许会立刻从这话里听出浓浓的讽刺意味,继而感到不安与自我怀疑。但此刻,她只是平静地看着苏晴,目光澄澈,坦然接受了这份听起来并不那么真诚的“祝贺”:“谢谢。我只是把过去几个月做的工作,尽可能清晰地展示出来而已。你的讲解也结束了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