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共筑未来
徐卓远的话语,如同冬日里一股温暖的泉流,不仅驱散了封瑶周身的寒意,更以一种不容置疑的温柔力量,浸润了她曾以为坚不可摧的心防。在那个思源亭的夜晚,星光与亭角的轮廓交织成静谧的网,她不仅向他袒露了更多关于“过去”的灰暗剪影——那些被误解的瞬间、无人诉说的压抑、以及自我怀疑的深渊——更重要的,是她在倾诉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被全然接纳的安稳。他倾听时微微倾身的姿态,他沉静目光中不曾动摇的理解,都像最坚固的堡垒,守护着她脆弱的核心。那份萦绕于心、关于“不被看见”的最后一丝不安,似乎真的在他专注的凝视和夜风的轻抚中,渐渐消融,化为无形。
接下来的日子,封瑶清晰地感觉到内心的某种桎梏被打破了。她依旧努力、专注、温柔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这是她性格的底色,但在面对徐卓远时,多了一份更松弛、更自然的依赖。他们会为了“学业导航小助手”的一个技术难点,在实验室泡到深夜,键盘敲击声与偶尔的讨论声交织;也会在疲惫时,默契地走到思源亭边,沿着小径散步,分享一天中细微的感悟——或许是课堂上老师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或许是路边看到的一株顽强生长的小草。徐卓远的话似乎比以往多了一些,他会聊起自己童年被父母“放养”在家中文库般的书房里的趣事,如何在故纸堆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聊起他看似顺遂的学霸生涯中,那些不为人知的、对知识本质的困惑与漫长求索,甚至偶尔会提及一两位对他影响深远的师长。
这种双向的、日益深入的了解,如同细密的丝线,将两人之间的关系编织得更加牢固。在并肩作战的伙伴基础上,增添了一层灵魂共鸣的厚度,一种无需言明却彼此心照的默契。
这天下午,阳光透过图书馆的玻璃窗,在书页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封瑶正埋首于项目规划书,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打了进来,屏幕上闪烁着“爸爸”两个字。她的心猛地一跳。前世,父女关系因她的日益封闭和父亲的沉默内敛而渐行渐远,直至她最终决绝离家,都鲜少有父亲这般主动的、带着些许笨拙示好的交流。重生后,她一直在努力修复,主动打电话,分享校园生活的点滴,但父亲封卫军大多只是沉默地听着,偶尔叮嘱几句“注意身体”、“钱够不够花”,像隔着一条无形的河流。
她深吸一口气,接通电话,那头传来父亲封卫军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踌躇和努力装点的轻松:“瑶瑶,没在忙吧?爸爸……来你们学校附近办点事,方便的话,一起吃个晚饭?”
“方便的,爸爸。”封瑶压下翻涌的情绪,声音放得格外轻柔,仿佛怕惊扰了什么,“您在哪个门?我过去找您。”
“就在你们正门,那棵大梧桐树下。”封卫军的声音似乎因为她的爽快而放松了些。
见到父亲时,他正站在校门口那棵巨大的梧桐树下,斑驳的树影落在他洗得有些发白的灰色夹克上,手里拎着一个看起来沉甸甸的旧布袋。见到封瑶小跑过来,他脸上立刻堆起笑容,眼角的皱纹也深刻了几分,像是被岁月用力雕刻过,快步迎上来。
“没耽误你学习吧?”封卫军仔细打量着女儿,眼神里有关切,也有一种近乎小心的审视,仿佛在确认她是否真的如电话里所说的“一切都好”。
“没有,刚好忙完一个阶段。”封瑶笑着摇头,很自然地伸手挽住父亲的胳膊。她能感觉到父亲的手臂肌肉瞬间僵硬了一下,随即才缓缓放松下来,眼底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慰藉。“爸,您怎么突然过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我好安排时间。”她故意用略带撒娇的语气问道,试图打破那层看不见的隔膜。
封卫军有些不自在地挪了挪脚:“也没什么大事,就是……过来看看老战友,他在这边开了个小店。顺便,哦,对了,你妈非让我给你带点东西。”
他说着,有些急切地打开那个旧布袋,像是要借此掩饰内心的不自然——里面是几盒精心挑选、洗得干干净净的封瑶爱吃的水果,一瓶她母亲亲手腌制的、散发着熟悉香味的酱菜,还有一件新织的、看起来略有些厚实的米白色毛衣,毛衣的针脚细密而略显朴拙。
“你妈说,看你上次回家穿得单薄,怕你着凉。这毛衣是她照着杂志上新学的花样,说是现在年轻人流行的‘慵懒风’,”封卫军学着妻子的口吻,语气里带着点他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的、对妻子那份不善表达的关切的转述,“织废了好几遍才成的,你可别嫌样子不好看。”
封瑶接过布袋,指尖摩挲着毛衣柔软的纹理,那温暖的触感仿佛直接传递到了心里,鼻尖瞬间涌上一股酸涩。前世,她曾多么不懂事地嫌弃过母亲织的毛衣土气,不如商场买的时尚亮眼,甚至一次都没穿过,就压在了箱底。如今重看,这每一针每一线,都笨拙而又执拗地编织着母亲无言的爱与牵挂,编织着那个不善言辞的家庭所能给出的最朴素的温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