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图书馆微光
图书馆的灯光将两人的身影拉长,交织在静谧的走廊上。封瑶捧着那杯温热的奶茶,暖意从指尖流淌到四肢百骸,更渗入心田。徐卓远那句“你以前……是不是也曾经,那样深刻地质疑过、否定过自己?”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带着洞悉一切的温柔。
她没有否认,那一声轻不可闻的“嗯”,是她在此世,第一次向旁人——也是向她最信任的伙伴——承认了那段被尘封的、属于“过去”的灰暗。奇异地,预想中的沉重并未降临,反而像是一直独自背负的秘密,终于有人分担了一角,并且是以全然理解、不加评判的方式。
“走吧,阿远,”她侧过头,笑容清浅却明亮,驱散了方才谈及过往时眼底一闪而过的阴霾,“需求文档的最后部分,我想把用户体验流程再细化一下,尤其是新生初次登录的引导环节。”
“好。”徐卓远应道,没有再多问一句。他的体贴在于懂得适可而止,在于用行动表明,他关心的从来不是她不堪的过去,而是此刻以及未来,站在他身边的这个坚韧而温暖的她。
两人回到自习区,重新投入到“学业导航小助手”的细节打磨中。封瑶将陈欣案例中感受到的那种新生普遍存在的迷茫与对“即时、贴心”指导的需求,融入了产品设计。她着重优化了“智能问答”和“个性化资源推荐”模块的交互逻辑,力求让这个工具不仅仅是冰冷的信息聚合,更能带有一丝人性化的温度。
徐卓远看着她专注的侧脸,屏幕的光在她清澈的瞳孔中跳跃。他想起刚才她打电话时,那种仿佛能抚平一切焦躁的温柔与笃定,心中软成一片。他从未如此清晰地感受到,眼前这个女孩的内心,蕴藏着怎样一股历经风雨后愈发柔韧的力量。他不动声色地将自己面前那盒未开封的、她喜欢的口味的小饼干推到她手边。
---
翌日下午三点,封瑶准时出现在计算机实验室。
林薇已经在了,正对着电脑屏幕,手指飞快地敲击着代码。听到动静,她头也没抬,只是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旁边的空位。
“学姐。”封瑶打了声招呼,在她旁边坐下,打开了自己带来的笔记本和打印好的补充文档。
林薇终于停下手上的动作,转过身,单刀直入:“你的需求文档我看完了。关于数据爬虫效率和用户画像匹配算法,你提的思路有可行性,但过于理想化,忽略了实际数据获取的壁垒和计算资源消耗。”
她的语气依旧直接,甚至有些冷硬,但封瑶敏锐地捕捉到,其中少了之前那种居高临下的轻视,更像是一种就事论事的专业讨论。
“我明白,所以想请教学姐,有没有可能在现有技术框架下,找到平衡点?”封瑶将打印稿推过去,上面已经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了她思考后的问题点和备选方案,“比如,我们是否可以分阶段实现?初期先聚焦于公开课信息、选课指南这类结构化程度高的数据,用户画像也先从‘专业’、‘已选课程’、‘自填兴趣标签’这几个明确维度入手,降低初期复杂度?”
林薇扫了一眼封瑶的笔记,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她没想到封瑶不仅听懂了她的技术质疑,还提前做了功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折中方案。这种准备充分、愿意倾听并调整的态度,让她很难再维持纯粹的挑剔。
“可以。”林薇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了些许,“分阶段实施是明智的。另外,关于你提到的‘相似学长学姐推荐’功能,我建议引入协同过滤算法的简化版,但需要前期有一定量的用户行为数据积累,否则冷启动阶段效果会很差。”
“这个没问题!”封瑶眼睛一亮,“我们可以先设计一个轻量级的‘新生入学打卡’活动,引导用户完成初始标签填写和行为数据积累,为后续的智能推荐打基础。”
两人就技术细节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封瑶不再仅仅是提出需求的产品经理,她努力理解林薇提到的每一个技术术语,并结合自己对用户心理和产品目标的理解,提出调整建议。林薇也渐渐发现,和封瑶沟通并不费力,她逻辑清晰,目标明确,并且愿意尊重技术的边界。
讨论间隙,林薇状似无意地问了一句:“你好像对新生入学时的迷茫和痛点特别了解?有些细节,不像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封瑶握着笔的手微微一顿,眼前闪过陈欣带着哭腔的声音,以及前世那个蜷缩在角落的自己。她轻轻吸了口气,没有回避这个问题:“因为……我见过,也亲身感受过那种无助。所以更希望能做点什么,哪怕只是减少一点点他们摸索的弯路。”
林薇看了她一眼,没再说什么,只是重新将目光投向屏幕,淡淡地道:“继续。下一个模块,学习资源库的标签体系……”
---
与林薇的讨论比预想中顺利,结束时已是傍晚。封瑶收拾好东西,刚走出实验楼,手机又震动起来。是陈欣发来的消息,这次不再是文字,而是一张图片——一道写得密密麻麻的物理题解答过程,旁边还用红笔标注了思路转折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