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学术沙龙展示研究成果
与林悦师姐的意外邂逅,以及那份不期而至的合作可能,如同在封瑶的心湖投下了一颗石子,漾开的涟漪远超预期。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关于学术沙龙的契机,更仿佛为她紧闭的研究世界推开了一扇窗,让她窥见了那束能将理论照进现实、真正温暖他人的光。这份期待与动力,让她对沙龙的准备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准备工作进入了更深入、也更繁琐的阶段。徐卓远依然是她的“首席顾问”和“最严苛的听众”。无数个夜晚,他们泡在图书馆的研讨室或安静的咖啡馆角落里,逐字逐句地打磨讲稿。
“这里,关于模型伦理局限性的表述,可以更直接一些。”徐卓远指着屏幕,眉头微蹙,“不必回避争议,坦诚反而能赢得尊重。”
封瑶点头,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修改:“我明白。我想强调的是,技术是工具,关键在于使用工具的人心怀敬畏。就像林师姐说的,她们在工作中,最珍贵的永远是那份‘共情’与‘倾听’,AI无法替代,但或可作为补充,帮助她们更早发现那些难以启齿的求助。”
提到林悦,封瑶眼中便有了光。那次会面后,林悦不仅发来了详细的数据和几个脱敏后的典型案例,甚至抽空与封瑶进行了一次线上深度交流。林悦讲述的那些真实故事——长期被校园霸凌却不敢声张的少女、因家庭变故而封闭内心的男孩、在高压职场下濒临崩溃的年轻白领——他们的痛苦往往隐藏在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这些鲜活的案例,为封瑶那略显冰冷的算法模型注入了滚烫的灵魂和沉重的分量。她开始更加深刻地理解,自己研究的每一个参数调整,背后可能牵动着怎样的人生。
沙龙前三天,封瑶在空无一人的阶梯教室里进行最后一次完整的预讲。夕阳熔金,透过高大的窗户洒满房间,将站在讲台后的封瑶笼罩在一层温暖的光晕中。徐卓远坐在第一排,目光专注地追随着她。
她的声音清晰而稳定,逻辑缜密,更难得的是,在讲述到模型如何通过分析文字中的情感倾向、语音的细微震颤,去捕捉那些潜藏的抑郁、焦虑信号时,她的眼中闪烁着一种混合了悲悯与坚定的光芒。那光芒,超越了学术本身,是一种希望用自身力量去守护什么的执着。徐卓远静静地看着,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她前世被埋没的、属于她自己的星辰大海,正在这一世缓缓展开。
“非常完美。”预讲结束,徐卓远走上前,由衷地赞叹。他伸手,极其自然地帮她理了理额前因专注而微微散落的碎发,动作轻柔,“内容、节奏、台风,都无可挑剔。瑶瑶,你注定要在那个舞台上发光。”
封瑶微微仰头,感受着他指尖传来的、令人安心的温度。这一世,她能如此坦然地接受赞美,并能清晰地认知到,这赞美源于她自身的努力与价值,这种认知让她内心充盈着满足与淡淡的羞涩。
“那是因为有你这个最好的‘战友’和最严苛的‘评审’。”她笑着,语气里是毫不掩饰的依赖与亲昵,“还有林悦师姐提供的宝贵视角。我觉得,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真的很有意义。”
“是的,意义非凡。”徐卓远握住她的手,目光深邃,“不仅仅在于技术本身,更在于它所能传递的温度。”他顿了顿,语气稍转,带着一丝提醒的意味,“不过,瑶瑶,你要有心理准备。任何新事物的出现,尤其是涉及伦理和传统领域交叉时,都可能会引来质疑甚至反对的声音。沙龙上,可能会有教授或业界代表提出比较尖锐的问题,甚至……可能是带有偏见的挑战。”
封瑶迎上他的目光,眼神清澈而坚定,如同被泉水洗涤过的星辰:“我明白。但我已经准备好了。真理越辩越明,有价值的观点不怕质疑。而且,”她语气放缓,带着一丝狡黠和依赖,“不是还有你在下面给我压阵吗?万一我招架不住,徐同学可要英雄救美。”
徐卓远被她的话逗笑,心底最后一丝担忧也烟消云散。他的女孩,真的已经强大到可以独自面对风浪,而他所要做的,是从曾经的“挡风者”,转变为与她“并肩迎风”的同行者。他喜欢看到她这样自信又带着点小俏皮的模样。
与此同时,在城市的另一端,徐氏集团总部顶层的办公室里。
徐文渊刚刚结束一场冗长的跨国视频会议,讨论的是集团下个季度在亚太区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投资方向。他靠在宽大的椅背上,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眉心,随手拿起私人手机,点开了那条来自备注为【观察者】的汇报信息。
信息内容简洁却关键:封瑶近日与市心理援助中心资深咨询师林悦接触频繁,疑似就其情感计算项目寻求合作,内容涉及心理辅助与早期干预。该动向可能提升其学术沙龙的影响力。
“林悦……心理援助中心……”徐文渊低声重复着这两个关键词,镜片后的眼眸锐利如鹰,指尖在光滑的红木桌面上有节奏地轻敲着,发出沉闷而规律的“笃笃”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