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晴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赞许。眼前的徐卓远,冷静、理智、策略清晰,懂得隐忍和借力,完全不像一个初出茅庐、容易被情绪或一时意气左右的学生,更与她之前了解到的那个因家庭变故而敏感封闭的少年判若两人。这种超越年龄的成熟与担当,让她对“星桥”项目的未来,以及眼前这个年轻人的潜力,有了更深的期许。
“很好的思路。保持定力,专注自身发展,是应对目前局面最明智的选择。”苏晴点头肯定,“外界的风雨,我会尽力帮你们挡下一部分。需要协调特定资源,或者了解某些关键人物和派系的动向,随时联系我。”她说着,从名片夹里取出一张设计简洁、只印有私人号码的名片递给徐卓远,“另外,关于我们之前讨论的合作框架草案,我已经让法务和战略团队加快了进度,下午会发到你保密邮箱。我们必须尽快推进合作落地,项目早日步入正轨,形成规模效应,那些暗处的算计和阻挠,自然难度大增,甚至不攻自破。”
会谈在高效务实的气氛中结束。离开咖啡厅,外面已是阳光普照,暖意融融。徐卓远深吸一口气,感到肩上的压力并未减轻分毫,但内心却更加笃定。他不再是孤身一人面对未知的暗流,他有了可靠的盟友,明确了前进的方向,更坚定了守护团队和项目的决心。
回到实验室时,封瑶和李锐已经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封瑶正对着电脑屏幕上复杂的模型参数凝神思考,纤细的眉头微微蹙起,听到开门声,她抬起头,看到是徐卓远,脸上立刻绽放出一个明媚而带着依赖的笑容:“回来啦?和苏总谈得顺利吗?”那笑容如同穿透云层的阳光,瞬间驱散了他心底残留的阴霾。
“嗯,很顺利。”徐卓远走到她身边,目光自然地落在她的电脑屏幕上,语气平和,“合作框架下午会发过来。你们这边进展如何?”他注意到李锐也正从他那堆满各种奇怪外接设备的工位上投来关注的目光。
“正在尝试嵌入你昨天提到的那个简化约束模型的初级版本,”封瑶兴致勃勃地切换着软件界面,指着一条开始变得平滑的曲线,“看!初步跑出来的数据趋势很好!虽然只是初步模拟,但逻辑崩塌的概率已经显示出显着的下降趋势!”
看着她全心投入项目、因微小进展而眼眸发亮的样子,徐卓远心中一片柔软。他沉吟片刻,决定用一种更温和、更不着痕迹的方式提醒她。他俯身,修长的手指指向屏幕上的一个关键数据交汇点,声音压低,如同耳语,确保只有他们两人能听清:“数据确实不错,这个节点的稳定性提升很关键。不过,封瑶,”他顿了顿,侧头看向她清澈见底的眼睛,语气带着自然而然的关切,“最近我们项目因为进展顺利,外界的关注度可能比预想的要高一些。外面有些人,比如……周屿学长,他的学术造诣确实很高,日常的交流探讨是有益的。但涉及到项目具体的核心思路、未公开的算法细节或者关键数据时,可能还需要我们多一份谨慎,注意信息边界。”
封瑶微微一怔,随即从徐卓远谨慎的措辞和专注的眼神中,敏锐地捕捉到了他未尽的深意。她不是不谙世事的温室花朵,对于学术圈乃至更广阔领域的竞争与复杂性,自有其认知。徐卓远话语里那份不着痕迹的提醒和深藏的关切,让她心头一暖,同时也拉响了内心的警铃。她轻轻点头,眼神变得认真而郑重:“我明白的,卓远。学术交流归交流,项目的核心边界,我心里有数。”她顿了顿,唇角扬起一抹自信的弧度,补充道,“而且,我相信我们的‘星桥’,是独一无二的,它的核心竞争力和我们团队的凝聚力,没那么容易被复制或超越。”
她的信任、理解与自信,像一股温润而坚定的暖流,彻底熨帖了徐卓远心底最后的一丝隐忧。他弯起嘴角,眼底漾开浅浅的笑意,忍不住伸手,轻轻揉了揉她柔软的发顶,动作自然而亲昵:“当然。我们一起打造的‘星桥’,自然是独一无二的。”
接下来的几天,实验室的氛围呈现出一种外松内紧的态势。表面上,一切如常,三人小组依旧全力投入到新改进方案的代码实现、模型调试和反复测试中,争分夺秒地攻坚克难。然而,在看不见的地方,苏晴安排的安全和信息保密人员已经低调就位。实验室的网络进行了无声的升级加固,关键区域的访问权限被重新梳理,偶尔会有面孔陌生的“技术支援人员”前来进行“例行设备维护”,他们动作专业,言语不多,却在不动声色间,悄然织起一张细致而牢固的防护网。
徐卓远变得更加忙碌。他不仅要主导技术攻坚,解决遇到的各种棘手难题,还要分神关注项目的外部环境,与苏晴保持密切沟通,学习如何在一个远比实验室复杂得多的商业与人事格局下运筹帷幄,平衡各方关系。令人惊讶的是,他并未因此变得焦躁、封闭或顾此失彼,反而在封瑶和李锐面前,展现出更强的包容性、耐心和领导力。他会认真倾听李锐提出的各种天马行空、甚至有些离奇的技术构想,从中寻找可能的灵感火花,并耐心引导他将其落实到具体实现上;他也会在封瑶因为某个算法瓶颈而连续几个小时蹙眉不展时,适时地递上一杯温度刚好的热牛奶,然后用他清晰的逻辑和跳跃性的思维,帮她梳理脉络,往往能一语点醒梦中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