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意外援手
徐父的那通电话,像一枚投入冰封深潭的石子,激起的不仅是涟漪,更是冰层下暗流的汹涌。挂断电话后,徐卓远久久伫立在实验室窗边,夜色将他挺拔的身影勾勒得愈发孤寂。过往,这样的电话足以让他陷入数日的阴郁与自我封闭,将周围的一切都冻结。
但这一次,不同。
掌心似乎还残留着封瑶之前握住他时的温度,那温暖并不灼热,却异常坚定,如同穿透厚重冰层的阳光,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她的话语——“你的价值,不需要他用这种方式来证明”——在他脑海中反复回响,奇异地抚平了他内心翻腾的屈辱与暴戾。他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再睁开时,眼底的冰寒虽未完全消融,却多了一丝清明与决断。
他接受了论文被录用的事实,将其视为对自己独立学术能力的肯定,一份剥离了“徐家”光环的、纯粹的认可。他冷静而迅速地回复了会议方的邮件,确认参会事宜,然后将这件事暂时搁置在心底一个专门的角落。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星桥”演示版的最后冲刺。这是一种沉默却有力的宣言:我的道路,我自己走。这份宣告,不仅是对父亲,也是对自己过往那个被阴影笼罩的灵魂。
团队所有人都察觉到了徐卓远身上某种微妙的变化。他依然言辞简洁,依然对代码的严谨性要求到近乎苛刻,但那种萦绕在他周身、仿佛随时会爆发的低气压,以及那种无形的、将所有人推开的距离感,确实淡薄了。在讨论技术难题时,他依然一针见血,但语气中少了几分不容置疑的尖锐,多了几分引导与探讨。尤其是在面对陆星辰那些时常跳跃、天马行空的设想时,他不再像过去那样直接冷水泼下,而是会微微蹙眉,尝试去捕捉那纷乱想法中的核心闪光点,然后用更严谨的逻辑框架帮助其完善,甚至偶尔会肯定一句:“思路不错,方向可以尝试。”
“老大最近……好像没那么吓人了?”一次午休间隙,陆星辰偷偷跟沈瀚嘀咕,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奇。
沈瀚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投向正在白板前,与封瑶低声讨论某个交互流程细节的徐卓远。封瑶正指着屏幕说着什么,徐卓远侧耳倾听,偶尔点头,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竟勾勒出几分难得的平和。沈瀚嘴角微扬,露出一丝了然的微笑:“嗯,温度回升了,更像个人了。”
这种变化,封瑶感受最为深切。她不仅是项目的参与者,更是他内心变化的近距离观察者。她看到他开始尝试着去“解释”他的决策逻辑,而不仅仅是下达“命令”;看到他会在她提出用户体验优化建议时,真正停下手中的工作,认真思考,而后采纳或提出更优的修正方案;甚至偶尔,在他全神贯注敲击代码的侧脸上,她会捕捉到一丝转瞬即逝的、属于这个年龄段的少年应有的、因攻克难题而流露出的明亮神采。这让她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欣慰与感动,仿佛看到了自己精心呵护的、被冰雪覆盖的种子,终于凭借自身的力量顶开了坚硬的冻土,探出了稚嫩却充满生命力的绿芽。她知道,冰封的河流正在解冻,春水开始潺潺流动。
然而,就在“星桥”演示准备进入最后倒计时,团队氛围因徐卓远的变化而空前团结、干劲十足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技术难题,如同隐藏在深海中的暗礁,在风平浪静时骤然浮现,几乎要撞碎他们努力打造的航船——核心算法在模拟极端多用户并发访问时,出现了一个概率极低但确实存在的逻辑锁死问题。这个问题极其隐蔽,复现条件苛刻,如同一个幽灵,难以捕捉,但一旦触发,将导致整个系统短暂瘫痪,这对于追求稳定流畅的“星桥”而言,无疑是致命的。
连续两天,徐卓远和沈瀚几乎不眠不休,泡在实验室里,试图定位并修复这个幽灵般的BUG。咖啡杯堆满了桌角,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和日志仿佛织成了一张绝望的网。他们尝试了多种常规及非常规的排查方法,但收效甚微。那个BUG就像狡猾的猎物,总是在你以为抓住它时,从指缝间溜走。压力如同厚重的乌云,再次沉沉地笼罩在实验室上空,连平时最跳脱的陆星辰都变得安静了许多,只是默默地给大家添水,整理散乱的资料。距离正式演示只剩下一周时间,若不能解决此问题,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希望,都可能在这最后一步功亏一篑。
就在这焦头烂额、气氛几乎凝固的傍晚,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如同穿过乌云缝隙的一缕微光,带来了转机。
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敲响。正对着窗外发呆缓解焦虑的陆星辰愣了一下,起身开门。门口站着的是林薇薇。她依旧穿着素雅的长裙,神情清冷如月下幽兰,但细看之下,能发现她眼底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决然。她手中拿着一个厚厚的、看起来像是乐谱的文件夹。
“封瑶在吗?”她轻声问道,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