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破冰之鸣
高助理的到来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虽然被封瑶暂时阻挡,但实验室302的空气里,依旧残留着冰冷的余悸。那种无形的压力,并非源于简单的训斥,而是来自一个庞大体系对个体选择的漠然否定。徐卓远变得比以往更加沉默,但这种沉默不再是之前那种将自己完全封闭的拒绝,更像是一种将所有情绪内敛,转化为近乎燃烧般专注的蓄力。他周身弥漫着一种低气压,仿佛在积蓄着某种爆发。
他几乎住在了实验室,与沈瀚一起,对“微协议适配器”的每一个模块进行着近乎严苛的压力测试和边界条件排查。键盘敲击声密集如雨,屏幕上数据流奔腾不息,仿佛要将所有外界的干扰和内心的动荡,都压缩进这纯粹的代码世界里。封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清楚地看到,徐卓远眼底那抹隐藏极深的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受伤。她知道,他不仅仅是在完善项目,更是在用这种极限的工作方式,向内心那个否定的声音,也向远方的父亲,证明自己的选择并非虚妄,他构筑的“星桥”绝非不堪一击的沙堡。
“卓远,休息一下,喝点东西。”封瑶将一杯温热的蜂蜜水轻轻放在他手边,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关切。杯沿氤氲的热气,在冰冷的显示器光芒映照下,显得格外温暖。
徐卓远从满屏令人眼花缭乱的代码中抬起头,眼下有着淡淡的青黑,但眼神却异常清亮,那是高度集中精神后的锐利。他看了看那杯澄澈的液体,又看了看封瑶写满担忧的眸子,没有像以前那样忽略或生硬拒绝,而是顿了顿,低声道:“谢谢。”然后,他依言端起杯子,小心地喝了一小口。温热的、带着恰到好处甜意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似乎也稍稍熨帖了他因长时间紧绷而有些滞涩的神经。
这个细微却意义非凡的互动,被刚巧推门进来的陆星辰和抱着一摞打印资料的沈瀚看在眼里。陆星辰夸张地捂住胸口,用极其浮夸的唇语对沈瀚说:“看!冰、山、融、化、进、行、时!”沈瀚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闪过一丝了然,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随即又恢复成那个严谨到近乎刻板的工科男模样,走上前,将一份数据报告放在徐卓远面前:“徐卓远,你之前独立优化的那个动态负载均衡算法核心模块,我模拟了极端流量冲击模型,发现第三节点在处理突发高并发请求时,有个边界条件处理不够优雅,可能会导致毫秒级延迟飙升,峰值可能影响用户体验。我们需要在正式演示前优化掉这个潜在风险点。”
“数据给我。”徐卓远立刻放下杯子,没有丝毫迟疑,目光锐利地扫过报告上的曲线图,瞬间投入了新的技术讨论。“这里,采用异步回调加上限流熔断机制会不会更好?”
封瑶看着他们三人迅速围绕在小白板前,字符与图形飞快占据版面,时而激烈争论,时而因某个精妙思路而恍然,一种名为“希望”的暖流悄然漫上心头。团队的凝聚力,在外部压力下非但没有溃散,反而如同经过锻打的合金,变得更加坚固。她清晰地感受到,徐卓远正在学习,学习如何接纳他人的帮助,学习如何在协作中寻找更优解,而不仅仅是独自扛起一切。
然而,封瑶深知,来自至亲的否定,其伤害根植于内心深处,绝非一次成功的辩护或一个团队的支撑就能彻底消除。徐卓远需要更深刻的自我认同,需要直面并化解那份对亲情的渴望与失望交织成的复杂心结。他需要看到,他的挣扎并非孤例,他的反抗具有更普遍的意义。
就在这时,一个封瑶未曾预料到的契机,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泛起了新的涟漪。
周末,封瑶被性格活泼的室友周倩硬拉去听一场在校内小音乐厅举办的古典音乐会,说是音乐系一位海归教授的汇报演出,水准极高。就在她们沿着昏暗的走廊寻找座位时,封瑶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前排,一个熟悉又略显陌生的侧影让她微微一怔。
那是林薇薇。音乐系大二的学生,封瑶重生前记忆中,那个曾经在校园文艺汇演上以一曲极具感染力的钢琴独奏惊艳四座,后来似乎与徐卓远在某个跨学科项目中有过短暂交集、一度被传为“金童玉女”的女孩。前世,封瑶只远远见过她几次,记得她气质清冷,像月光下初绽的百合,带着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疏离感。当时的封瑶敏感自卑,蜷缩在自己的壳里,只觉得这样耀眼的女孩才配得上徐卓远那样的天之骄子,内心曾泛起过微小的、不敢言说的酸涩和自惭形秽。
重生后,封瑶全身心投入与徐卓远的并肩前行和自我成长中,几乎忘了这个人。此刻再见,她心中已无波澜,只有一种旁观者的清明与审视。林薇薇似乎是一个人来的,安静地坐在角落的位置,微微仰头看着舞台,侧脸线条优美而带着一丝孤寂,等待着音乐会开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