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会客厅里一片寂静。那位总监愣住了,他看着姜芸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坚持,许久,他缓缓地站起身,向姜芸鞠了一躬。
“您说得对。是我冒犯了艺术。我们接受您的条件,我们期待与真正的艺术家合作。”
这场谈判,为苏绣走向国际高端市场,奠定了一个坚实的、不卑不亢的基调。
而小满,也迎来了属于她的荣耀时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宣布,授予小满“非遗传承青年代表”的称号。在简单的授证仪式上,当玛利亚女士将证书交到她手中时,小满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
她接过证书,转向姜芸,用还有些颤抖的手语,一字一顿地说道:“谢谢师父,谢谢苏绣。它让我知道,即使看不见世界,也能用自己的方式,为世界创造光明。”
那一刻,姜芸觉得,巴黎所有的灯光,都比不上小满眼中的光芒。
然而,在这片荣耀与喜悦的海洋之下,暗流从未停歇。
展会第三天,林晓神色凝重地找到姜芸,递给她一份打印出来的网络文章。文章的作者,署名是一位“欧洲东方艺术史专家”,文章用看似客观的笔调,对盲绣版《百鸟朝凤》提出了质疑。
“……这种所谓的‘触觉刺绣’,虽然在情感上具有冲击力,但从工艺角度看,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行为艺术’。其针法的精准度和色彩的细腻度,与传统苏绣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这更像是一个为了博取同情而制造的噱头,而非真正的艺术突破。”
文章的末尾,还附上了一张《百鸟朝凤》真品(山崎偷走前拍下的宣传照)和盲绣版的对比图,刻意放大了某些针脚的细微差异。
“这是山崎的反击。”林晓咬牙切齿地说,“他打不过我们,就开始在舆论上泼脏水,想否定小满的成就,否定我们的技术!”
姜芸看着那篇文章,心中涌起一股寒意。山崎的阴险,超出了她的想象。他不仅要偷走苏绣的“形”,还要玷污苏绣的“神”。
“他想打舆论战,我们就陪他打。”姜芸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林晓,联系那位盲人记者勒布朗先生,还有所有触摸过绣品的艺术家,请他们写一篇联合声明。另外,把李建国工程师对化学固色技术的分析报告,以及我们与传统金线的韧性测试数据,全部公布出去。我们要用事实,让这个所谓的‘专家’闭嘴!”
就在她们紧锣密鼓地准备反击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小插曲发生了。一个穿着“东洋货运”制服的日本人,自称是快递员,试图进入展品储藏区,被卢浮宫的保安拦下。
“我有一份加急文件,必须亲手交给姜芸女士!”他坚持道,神色有些紧张。
保安按照规定,检查了他所谓的“文件”,发现只是一个普通的信封,而且收件人信息并不完整。保安拒绝了他,并将此事记录在案,通报给了姜芸。
姜芸听到林晓的汇报,心中警铃大作。东洋货运,是陈嘉豪当初安排的运输公司,是山崎的子公司。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们派人过来,绝不可能只是为了送一份“文件”。
她立刻让林晓去调取了监控录像。录像中,那个快递员在与保安交涉时,眼神总是不自觉地瞟向储藏室的一个角落。那个角落里,存放着展会备用的一些丝线和工具。而更让姜芸心头一紧的是,她想起,被追回的《百鸟朝凤》真品,为了安全,也暂时存放在那里。
山崎的贼心,不死。他想干什么?难道还想再掉包一次?
这个念头,让姜芸后背渗出一层冷汗。她立刻加强了储藏室的安保,并亲自去检查了一遍。真品安然无恙。但她心中的不安,却愈发强烈。山崎的每一步行动,都像毒蛇,看似退却,实则是在寻找更致命的攻击角度。
展会最后一天,当一切尘埃落定,当所有的赞誉和合作意向都尘埃落定后,姜芸终于有了一丝喘息的时间。她独自一人,再次来到那幅盲绣版《百鸟朝凤》前。
灯光下,凤凰的眼睛仿佛在注视着她。她伸出手,轻轻抚摸着那独特的、带着生命温度的纹理。这场巴黎之行,像一场光怪陆离的梦。她们失去了真品,却赢得了尊重;遭遇了背叛,却收获了更坚定的团结;面临了绝境,却催生了新的艺术形式。
她想起了自己泛红的白发,想起了灵泉池边出现的红色纹路。灵泉的反噬,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剑,提醒着她,每一次胜利,都可能伴随着代价。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轻轻震动了一下。
她拿出来一看,是一封新邮件。发件人是一个陌生的中文名字:沈佩云。邮件的主题,却让她的心脏猛地一跳。
“关于民国绣娘与灵泉的秘密——一位后人的请求。”
喜欢重生八零绣娘非遗逆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八零绣娘非遗逆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