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陕晋咽喉,初战河津
民国二十八年(1939 年)十一月三日,11 师的行军队伍终于抵达黄河东岸的河津渡口。连日来,他们穿越湘鄂豫三省山地,避开日军三道封锁线,沿途大小战斗七次,如今六千余将士虽面带风霜,却依旧军容严整。黄河水裹挟着泥沙奔涌东去,渡口北岸的吕梁山脉如墨色屏障,隐约可见山腰间日军的了望哨。
“师座,对岸日军独立混成第 4 旅团一部已占据渡口工事,配备了四挺九二式重机枪和两门迫击炮!” 周卫国带着侦察兵匍匐在河滩芦苇丛中,望远镜里能清晰看到日军工事上飘扬的旭日旗,“阎锡山的晋绥军 35 军曾三次强攻,都被压了回来,现在正退守山神庙一带。”
周明远接过望远镜,手指在地图上划出河津渡口的地形:“这里是入晋的必经之路,日军想把我们堵在黄河西岸。汉斯,装甲营把坦克隐蔽在芦苇丛后,用高射炮改装平射,先敲掉敌人的重机枪工事;高福带补充旅从右侧浅滩偷渡,迂回到日军侧后;周卫国的特务营正面佯攻,吸引敌人火力!”
正午时分,佯攻的枪声率先响起。特务营的士兵们抬着假人模型,在河滩上制造冲锋假象,日军的重机枪立刻喷出火舌,子弹在水面上激起串串水花。就在日军注意力被吸引的瞬间,十二门高射炮突然调转炮口,炮弹呼啸着砸向工事,混凝土掩体轰然坍塌,重机枪的嘶吼戛然而止。
“冲!” 高福带着补充旅的士兵乘橡皮艇抢滩登陆,冰冷的河水没过膝盖,他们却丝毫不敢停歇。一名士兵刚跳上河岸,就被残存的日军狙击手击中,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卵石,身后的战友立刻卧倒还击,掩护大部队展开阵型。汉斯的坦克此时已碾过浅滩,履带溅起的水花混着泥沙,90 毫米主炮接连开火,将日军的迫击炮阵地夷为平地。
战斗持续了两个小时,当最后一名日军举着军刀冲锋时,被周卫国的刺刀刺穿胸膛。打扫战场时,士兵们在日军工事里发现了来不及销毁的作战文件,白雪晴快速翻译后脸色凝重:“师座,日军第 36 师团主力已攻陷兴县,正分三路向晋西北根据地‘扫荡’,八路军一二〇师在米峪镇一带阻击,急需支援!”
周明远刚下令向兴县急行军,系统提示音突然响起:【检测到宿主突破黄河防线,完成 “入晋门户” 阶段性任务,奖励:山地履带改装套件 ×12 套、掷弹筒 ×100 具、晋西北地形详图 ×1 套、军功值 + 。】他立刻让汉斯给坦克加装改装套件,履带纹路加深后,在山地行驶的稳定性果然大幅提升。
第二节 米峪驰援,国共协同
十一月七日黄昏,11 师抵达米峪镇外围时,战斗正进入白热化。八路军一二〇师第 358 旅的战士们依托土窑顽强抵抗,日军的九二式步兵炮不断轰击窑洞,烟尘中传来阵阵冲锋号声。周明远站在山梁上眺望,只见日军在装甲车掩护下反复冲锋,八路军的阵地数次被突破又数次夺回,阵地前的尸体已堆成矮墙。
“那是贺龙师长的部队!” 白雪晴指着阵地中央挥舞指挥刀的身影,“他们已经在这里激战两天两夜,弹药快打光了!”
一名骑着战马的八路军通讯员突然从山坡冲下,看到周明远的军衔后翻身下马:“周师长!贺师长命令我前来求援,日军第 36 师团第 223 联队主力正在合围,再晚一步 358 旅就要被包饺子了!”
周明远当即下令:“汉斯率装甲营从左翼插入,切断日军装甲部队与步兵的联系;高福带补充旅抢占右侧制高点,用掷弹筒覆盖日军炮兵阵地;周卫国的特务营随我从正面冲锋,接应八路军突围!”
巴顿坦克的引擎轰鸣声打破了战场的平衡。日军的装甲车刚要转向阻击,就被 90 毫米穿甲弹击中侧面,履带脱落的装甲车瘫在原地,成为步兵的掩体。高福的掷弹筒群精准命中日军炮兵阵地,炮弹在弹药箱上炸开,火光冲天而起。周明远拔出军刀,特务营的士兵们跟着他冲下山坡,与八路军战士并肩作战,刺刀与军刀的碰撞声此起彼伏。
“周师长好身手!” 一名络腮胡的八路军指挥员挥舞着大刀砍倒日军军官,正是 358 旅旅长张宗逊,“贺师长在后面山头指挥,让我给你带句话,今日并肩杀敌,他日共饮庆功酒!”
周明远刚要回话,就见三架日军轰炸机俯冲而来。安德烈的高射炮群立刻开火,弹幕在天空织成密集的网,其中一架轰炸机被击中尾翼,冒着黑烟撞向山壁。地面上,汉斯的坦克已冲垮日军的最后一道防线,张宗逊趁机吹响冲锋号,八路军战士们从窑洞里冲出,与 11 师将士一同追击逃窜的日军。
当晚,在八路军的临时指挥部里,贺龙师长握着周明远的手哈哈大笑:“早就听说 11 师在高安打得漂亮,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日军第 36 师团主力还在兴县,我们正准备打个伏击,你们来得正好!” 周明远看着地图上标注的二十里铺地形,与贺龙一拍即合,决定由 11 师正面阻击,八路军从两翼迂回,打一场歼灭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狼烟北平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狼烟北平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