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星尘织网·地脉共鸣
2033年夏至的余晖还未完全沉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地平线,灵脉教育基地的实验室里却亮着彻夜不熄的灯。透明培养舱内,火星岩层表面的共生菌丝已织成半透明的网,银白色的菌丝裹着暗红岩石,像给星球碎片缀上了层星纱。阿哲盯着实时监测屏,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屏幕上两条能量曲线正以极缓的速度靠拢——代表地球共生真菌的绿色曲线,与火星岩层的红色曲线,同步率已从昨夜的65%升到了68%。
“菌丝又往岩层深处钻了0.3毫米。”阿哲放大培养舱的显微画面,能清晰看到菌丝顶端的孢子正贴着岩石的蒙脱石黏土缝隙生长,“蒙脱石的储能结构在菌丝刺激下,能量波动稳定在1.5赫兹,比自然状态下高了0.2赫兹。”他刚把数据同步到全球灵脉数据库,实验室的门就被轻轻推开,乐乐抱着装有沙漠土壤样本的保温箱走进来,鞋底沾着的沙粒在地板上留下细碎的脚印。
“古丽姐姐让我把守护区最新的土壤样本送来,说要和火星岩石做对比。”乐乐把保温箱放在实验台上,小心翼翼掀开盖子——里面铺着三层保湿棉,裹着六份不同深度的沙漠土,从表层的淡黄土到深处的暗红砾石,标签上详细标注着采集时间和灵脉能量值。“最深的这份是今天凌晨在灵脉节点旁挖的,古丽姐姐说它的黏土含量和火星岩石最像,就是灵脉能量有4.1赫兹,比火星高好多。”乐乐指着最底层那份暗红砾石,眼里闪着期待的光,“阿哲哥哥,你说把沙漠土壤的微生物加到火星岩石里,会不会让它的能量再升高呀?”
阿哲拿起镊子夹起一小块沙漠砾石,放在火星岩石旁对比——两者都是暗红色,表面都有细微的黏土纹路,但沙漠砾石的缝隙里缠着淡绿的菌丝,轻轻一碰就会释放出微弱的灵脉能量。“我们可以做个对照实验。”阿哲从培养舱里取出少量共生菌丝,分别接种到沙漠土壤和火星岩石的培养皿里,“先观察24小时,看看微生物在两种环境下的生长速度,还有能量联动的变化。”他刚调好培养箱的温度,苏瑶就拿着平板电脑匆匆进来,屏幕上是亚马逊雨林监测站的紧急弹窗。
“卡洛斯那边有新发现!”苏瑶把平板递到两人面前,画面里是雨林深处的灵脉节点——一棵千年猴面包树的根部,正泛着浓郁的绿光,树根周围的落叶层上,铺着一层和实验室里相似的白色菌丝,“他们在猴面包树的根系里发现了和我们培育的共生真菌同源的菌株,而且这种菌株能吸收雨林的灵脉能量,再传递给周围的植物,让整片区域的植被生长速度提高了20%。”苏瑶调出菌株的基因图谱,和基地培育的真菌比对后,相似度显示为92%,“卡洛斯说这是‘灵脉真菌的自然演化’,说明不同地区的微生物会根据当地灵脉环境调整自身结构,我们之前的‘菌丝培育舱’设计,得加上环境自适应模块。”
阿哲立刻调出“灵脉共生系统”的设计图,在培育舱的参数栏里添加“灵脉能量动态适配”功能:“这样培育出的真菌,能自动匹配不同守护区的灵脉频率,不用再手动调整参数。”他突然想起火星岩石的实验,又补充道,“说不定以后还能用来培育适配火星灵脉的微生物,等火星有了基础生态,就能直接用。”乐乐凑在平板前,盯着猴面包树根部的菌丝,突然指着画面角落说:“你们看,那里有只小松鼠在捡菌丝的孢子!它会不会也在帮真菌传播呀?”
苏瑶笑着点头,放大画面——小松鼠的爪子上沾着白色的孢子粉,正沿着灵脉节点的树根奔跑,“动物确实是灵脉微生物的‘传播使者’。卡洛斯说最近雨林里的鸟类、小型哺乳动物,身上都能检测到真菌孢子,灵脉节点周围的植被覆盖率也在以每周1.5%的速度增长。”她刚把数据记录到数据库,对讲机里就传来林羽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苏瑶、阿哲,你们来指挥中心一趟,‘灵脉二号’探测器传回了火星乌托邦平原的高清影像,有重大发现!”
三人赶到指挥中心时,林羽和古丽正盯着大屏幕——画面里是火星表面的乌托邦平原,暗红色的地表上,一条淡红色的能量带正沿着岩层缝隙延伸,能量带的末端,有一片区域泛着极淡的银光,像撒了层星尘。“这片银色区域是新出现的,之前的探测器从未拍到过。”林羽放大影像,能看到银色区域的地表下,隐约有网状结构在闪烁,“阿哲初步分析,这片区域的蒙脱石黏土含量是周围的3倍,而且有液态水存在的痕迹——不是之前发现的地下冰,是真正的液态水!”
古丽凑近屏幕,指着银色区域的网状结构:“这和沙漠灵脉节点下的地下水网很像,只是规模小很多。”她调出塔克拉玛干守护区的地下水位图,和火星的影像叠加后,两者的网状结构竟有40%的相似度,“如果火星有液态水,再加上蒙脱石的储能能力,说不定能形成微型的灵脉循环系统——就像沙漠里的绿洲,虽然小,但能维持生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八音盒里的世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八音盒里的世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