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曹操,叩见陛下。” 他跪拜行礼,动作干净利落,声音洪亮,透着一股精气神。
“曹卿,平身。” 刘宏打量着他,淡淡开口,“你的奏疏,朕看过了。言辞很激烈啊,就不怕得罪满朝公卿?”
曹操起身,垂手侍立,闻言并无惧色,坦然道:“回陛下,臣只知为国尽忠,为君分忧。若因言辞直率而获罪,乃臣之本分。然,北疆危局,关乎社稷存亡,臣不敢不言,不敢不尽言!”
“好一个不敢不言,不敢不尽言。” 刘宏微微颔首,“你说讲武堂若只教射御格斗,不过添一猛士。那你以为,当教何种学问,方能培养出你所说的,知天时、察地理、通人和、明敌情之将才?”
这是一个考校,也是一个引导。
曹操显然深思过这个问题,略一沉吟,便条理清晰地回答:“陛下,臣以为,讲武堂之学,当分四科。其一,基础科,队列、体能、兵器操练不可废,此为根基。其二,战史科,非独研读《孙子》、《吴子》,更需详析古今着名战例,如长平之战、巨鹿之战、卫霍北伐,乃至近期段熲将军平定羌乱之战,剖析其胜败之由,地形之用,时机之握。”
刘宏不动声色,示意他继续。
“其三,舆地科,”曹操眼中闪烁着光芒,“需熟记大汉疆域及周边山川地貌、关隘要塞、水脉粮道。更需研习胡地地理,其部落分布,牧场范围,水源所在。最好能制作精细沙盘,使学员如亲临其境。其四,实务科,当学习后勤转运、营寨构筑、军械维护、伤病救护,乃至…如何审讯俘虏,如何利用商旅收集敌情,如何撰写军报战表。为将者,需知兵事乃一系统工程,非匹夫之勇可胜任。”
这一番论述,不仅回答了刘宏的问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和细化了刘宏自己对于军事教育的构想。其思路之缜密,视野之开阔,让刘宏再次确认,眼前这个年轻人,确实拥有着超越时代的军事天赋。
“曹卿之论,深得朕心。” 刘宏终于露出一丝赞许的笑意,“你奏疏中请入讲武堂,朕,准了。”
曹操闻言,脸上瞬间涌上激动之色,再次跪倒:“谢陛下隆恩!臣必刻苦研习,不负陛下期望!”
“不过,” 刘宏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讲武堂非寻常官学,乃朕寄予厚望之所在。入学之后,你需忘却议郎身份,与寒门子弟、边军士卒一同起居,一同操练,严守堂规。你可能做到?”
“能!” 曹操毫不犹豫,斩钉截铁,“臣愿从最底层做起,绝无怨言!”
“很好。” 刘宏站起身,走到曹操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目光深邃,“曹孟德,朕知你非池中之物。讲武堂是你砺剑之所,朕希望他日北疆烽火中,能看到你一展所长,为朕,为大汉,立下不世功业。莫要让朕失望。”
“陛下知遇之恩,臣纵肝脑涂地,亦难报万一!” 曹操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这一刻的感激与忠诚,无比真实。
刘宏亲自将曹操扶起,又勉励了几句,便让他退下,准备入学事宜。看着曹操强压兴奋、步履生风离开的背影,刘宏的眼神却复杂起来。
他回到案前,取过一张特制的、用于与前线统帅秘密通信的薄绢,提笔蘸墨。他需要给即将抵达前线的皇甫嵩,写一封密信。
“皇甫将军亲启:讲武堂初立,首期学员中,有议郎曹操者,字孟德,颇有才志,然年少气盛,锋棱过露。朕使其入学,意在磨砺。然此子非常人,将军于前线,可细观其行,察其能,尤其留意其于军务、谋略之见解,及与同袍相处之道。若真有实才,不妨予以机会,使其于实战中历练,然需置于可控之局,慎防其冒进擅权。此子乃璞玉,需精心雕琢,亦需谨防其伤手。具体分寸,将军自可权衡。阅后即焚。”
写罢,他用火漆封好,唤来绝对忠诚的密使,令其以最快速度送往皇甫嵩军中。
这番安排,可谓煞费苦心。既给了曹操成长的空间和机会,又让皇甫嵩这位老成持重的帅才在旁密切关注,既是培养,也是制约。他要将曹操这头未来的雄狮,驯养在帝国的牢笼之中,让其利爪对准外敌,而非内部。
处理完曹操之事,刘宏刚松了口气,准备继续批阅那堆积如山的奏疏,卢植却再次匆匆求见。这位一向沉稳的尚书令,此刻眉宇间笼罩着一层更深的阴云。
“陛下,”卢植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与严峻,“关于贾诩族侄及那名黄门的调查…有了新的进展。”
“讲。”刘宏心头一凛,知道重点来了。
“那名黄门,经过暗查,曾与…与中常侍张让府上的一名管事,有过数次秘密往来。”卢植深吸一口气,“而张让,陛下是知道的,他虽表面上已向陛下输诚,但其昔日与曹节、王甫关系匪浅,宫中势力盘根错节…”
张让?
刘宏的眼神瞬间锐利如鹰。曹节的残余势力?他们破坏元戎连弩的研制,动机充足。但…这怎么会和贾诩扯上关系?是贾诩族侄个人行为,还是贾诩本人与张让势力有所勾连?若贾诩真与宫内宦官残余有染,那他献上离间计,目的就绝非单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