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的张掖飘着今年的第一场大雪,“流云染坊”却比往日更显热闹。伙计们正将最后一批年节订单打包完毕,茶饼的甜香与布料的染料香交织在一起,混着院子里松枝的清香,满是喜庆的气息。青娘站在账台前,将最后一本《商盟运作指南》装订好,指尖拂过封面烫金的字迹,心中满是感慨。
这一年,“流云”的足迹从张掖延伸到了更遥远的地方:江南布商茶商联盟稳步运作,规范了当地市场,恶性竞争彻底绝迹;西域的染坊学徒们已能独立生产基础款绸缎,与“流云”的合作订单翻了三倍;西南分坊与部落的茶饼合作供不应求,连周边土司都纷纷递来合作书信;西北商盟打通了与中亚的商道,第一批“流云”布料已通过中亚商队运往波斯。
“青娘,都收拾好了吗?穆罕默德老板和江南的赵掌柜都在前厅等着了。”沈行舟走了进来,身上带着风雪,手里却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锦盒,“这是于阗王室送来的年礼,说是感谢咱们今年的嫁妆布,让公主的大婚格外风光。”
青娘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块莹润的和田羊脂玉,玉上雕刻着“诚信致远”四个字。她笑着将锦盒收好:“于阗王室倒是有心。前厅的客人我去招呼,你让账房先生把今年的总结账目拿过来,等会儿议事要用。”
前厅里,穆罕默德、赵掌柜以及西北、西南的商盟代表早已等候多时,见青娘进来,纷纷起身行礼。温景然则陪着众人喝茶,手里拿着戏班明年的行程册,正与大家说着演出时宣传商盟的计划。
“让各位久等了。”青娘坐下后,接过账房先生递来的账目,“今年咱们‘流云’的总营收比去年翻了一倍还多,这离不开各位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江南、西北商盟带动了周边百余家商户盈利,西域和西南的合作也让更多人有了生计,这比单纯赚钱更有意义。”
赵掌柜起身抱拳道:“这都是青娘姑娘的功劳!若不是你牵头成立商盟,分享经验,咱们江南的布商还在互相倾轧,哪能有今天的好日子。我这次来,是想跟你商量,明年江南商盟想联合‘流云’,在苏州开设一个技艺交流馆,让各地的染匠、茶师都能来交流学习,共同提升手艺。”
穆罕默德也跟着说道:“西域也想效仿!我已经在敦煌选好了地址,就等青娘姑娘派师傅来主持。另外,中亚商队的首领托我带话,想请‘流云’在中亚开设一个中转货栈,把更多布料和茶饼卖到西方去。”
西南分坊的掌柜补充道:“西南的部落们也想学更精细的染布技艺,他们愿意拿出当地的特产香料,与咱们交换技艺指导。还有,成都的官员听说咱们的商盟做得好,想请咱们帮忙牵头成立西南商盟,规范边疆的贸易市场。”
一个个新的机遇摆在面前,前厅里的气氛愈发热烈。温景然拍着手笑道:“太好了!若是各地都有技艺交流馆和商盟,咱们的手艺和规矩就能传遍大乾,甚至传到海外!戏班明年可以专门排一出《商道兴》,把咱们的故事唱遍各地,也能帮着宣传交流馆和商盟。”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定下了明年的计划:开春后,苏州和敦煌的技艺交流馆同时开工,由“流云”派资深伙计和师傅主持;中亚的中转货栈由穆罕默德负责筹建,“流云”提供货物和管理章程;西南商盟的成立由青娘亲自牵头,联合当地官员和商户制定规矩;同时,“流云”的学徒坊扩招,专门培养技艺和管理人才,输送到各地交流馆和分坊。
议事结束后,客人们陆续离去,院子里只剩下青娘、沈行舟和温景然。三人坐在暖炉旁,看着窗外的大雪,喝着热茶,回忆起“流云”初建时的日子。
“还记得三年前,咱们的染坊只有三间土房,伙计也只有五个,连一匹像样的绸缎都难染出来。”温景然感慨道,“当时谁能想到,现在咱们能把生意做到海外,还能带动这么多同行一起发展。”
沈行舟点头:“刚认识你的时候,你还在为了对抗本地的垄断商户发愁,在城隍庙前带头倡议合作。现在再看,你当初的想法已经变成了更大的格局——不只是对抗垄断,而是建立一个共赢的商道生态。”
青娘捧着热茶,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眼神明亮:“我当初只是想做好每一匹布,不被人欺负。可走着走着才发现,做生意不是单打独斗,只有大家都守规矩、肯用心,商道才能长久。现在的‘流云’,已经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染坊了,它是很多人的生计,是商盟的根基,是技艺传承的载体。”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明年的计划只是一个开始。我想让技艺交流馆不仅教染布、制茶,还要教识字、记账,让更多手艺人能看懂章程、做好生意;我想让商盟之间互通有无,江南的绸缎、西北的羊毛、西南的香料、西域的玉石能自由流通,减少商道损耗;我还想把《流云经营要略》和《商盟运作指南》翻译成西域和中亚的文字,让更多人能学到诚信经营的道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