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支持你。”沈行舟立刻说道,“中亚货栈的管理和人才输送交给我,我会亲自去敦煌和中亚一趟,确保货栈顺利开业。技艺交流馆的账目和规矩制定,我也会安排妥当。”
温景然笑着接话:“戏班明年就围着交流馆和商盟转!每到一个地方,先唱《商道兴》,再帮着招募学徒、宣传规矩。我还会让绣娘和化妆师帮着设计交流馆的标识,把‘流云’的印记和商盟的理念融进去。”
暖炉里的炭火噼啪作响,映着三人坚定的脸庞。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却挡不住院子里蓬勃的生机——那是新栽的桂花树苗,虽被白雪覆盖,却已孕育着来年的新芽;那是学徒坊门口的石碑,刻着“手艺立身,诚信立世”,在雪光下格外清晰。
年初一的清晨,张掖城的鞭炮声此起彼伏。青娘、沈行舟和温景然带着伙计们,在染坊门口举行了简单的仪式。青娘将那本记载着“流云”所有经验的《经营要略》放在香案上,对着天地躬身行礼:“今日起,‘流云’愿以手艺传薪,以诚信铺路,与天下商户共兴商道,不负初心,不负光阴。”
仪式结束后,第一批前往苏州和敦煌的师傅与伙计们踏上了行程,他们带着技艺、章程和“流云”的信念,奔赴新的战场;温景然则带着戏班,赶着去西北商盟的开年庆典演出,车身上插着“技艺交流,诚信共赢”的旗帜,在雪地里格外醒目;沈行舟也收拾好了行装,即将前往中亚,筹建新的货栈。
青娘站在染坊门口,望着远去的队伍,心中没有不舍,只有期待。她知道,“流云”的新起点已经到来——这不再是一个染坊的扩张,而是一种经营理念的传播,一种商道生态的构建。
春风吹化积雪时,苏州和敦煌的技艺交流馆顺利开工,各地的手艺人纷纷前来报名学习;中亚的中转货栈也在穆罕默德的帮助下初具规模,第一批“流云”布料已运抵中亚;西南商盟的成立大会上,当地官员亲自到场祝贺,称其“安定边疆贸易,造福一方百姓”。
青娘站在敦煌技艺交流馆的工地上,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沈行舟拿着图纸走来,笑着说:“按这个进度,三个月后就能开馆授课了。西域的学徒们已经排着队报名,连中亚的商队都想送子弟来学习。”
温景然也从戏班营地赶来,手里拿着刚画好的戏服图样:“我把交流馆的标识绣在了戏服上,等开馆时演出,保证能让更多人知道这里!”
青娘看着眼前的一切,嘴角扬起温暖的笑容。她知道,新的起点意味着新的责任与挑战,但只要她和伙伴们坚守初心,携手同行,“流云”的光芒定能照亮更遥远的地方,让诚信与技艺的火种,在大乾的每一寸土地上,生生不息。
几日后,青娘在交流馆的基石上,亲手刻下了“薪火相传,共筑商道”八个字。这不仅是“流云”的新起点,更是大乾商道兴盛的新开端。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