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刚过,青石村的空气里还飘着婚宴的酒香与草木染的清香。青娘穿着一身新做的浅紫布衫,正蹲在村西头的荒坡上,指尖拂过刚冒芽的蓝草幼苗。晨露沾湿了她的布裙,却丝毫没影响她的专注——这片荒坡如今是联盟的“染料草木基地”,二十亩地里种满了野艾、茜草、蓝草,还有新试种的紫珠草,每一株幼苗都关乎着联盟未来的原料供应。
“青娘,快上来歇会儿!”陈砚提着竹篮站在坡顶,篮子里装着刚热好的麦饼和野菊花茶,“刚嫁过来就天天往坡上跑,小心累着。”
青娘笑着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快步走到坡顶。她接过茶杯,温热的茶水滑过喉咙,驱散了清晨的凉意:“这几天下了场雨,幼苗长得快,得盯着点。你看这蓝草,上次补种的几株都活了,再过两个月就能采第一茬了。”她指着坡下一片嫩绿,眼里满是期待——这片荒坡曾是乱石遍地的弃地,如今被开垦成良田,不仅解决了联盟的原料危机,还成了村民们增收的新指望。
陈砚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二十亩地里插着各色木牌,分别标注着“野艾区”“茜草区”“蓝草区”,甚至还有一小块“试验田”,种着青娘从深山挖来的紫珠草和红姑娘。几个村民正背着竹篓在地里除草,看到青娘,都笑着打招呼:“青娘掌柜,您来啦!这紫珠草长得真快,再过阵子就能收了!”
青娘笑着点头,又从布包里掏出一本小册子,翻开密密麻麻的字迹:“王伯,你们今天除完草,记得给蓝草浇点水,别太多,刚冒芽的苗怕涝。”她这本“草木养护册”是特意画的,上面不仅记着每种草木的浇水、施肥时间,还画着幼苗的生长形态,连村里不识字的老人都能看懂。
陈砚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自从婚后,青娘不仅没停下染坊的事,反而更上心了——她知道,联盟三十个染坊、上百个村民都指着草木染吃饭,唯有把原料根基打牢,才能让这门手艺长久传下去。
两人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老周满头大汗地跑过来,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声音都带着喘:“青娘、陈大夫,不好了!县城的王原料商派人来说,咱们之前订的草木灰,他没法按时供货了!”
青娘心里一沉。草木灰是染布的重要固色剂,联盟每月要消耗两百斤,之前一直跟王原料商合作,价格公道,供货也及时。她接过纸条,上面写着“因秋收延误,草木灰库存告急,暂无法供货”,寥寥几行字,却像一块石头压在她心头——若是固色剂断了,就算有再多染料草木,染出的布也容易掉色,府城“锦绣阁”的订单可就悬了。
“这王老板怎么回事!之前说好的按月供货,怎么说断就断?”陈砚皱起眉头,语气里带着不满。
老周叹了口气:“我听派去的伙计说,是刘老板在背后搞鬼。他跟王原料商说,只要不供草木灰给咱们,以后‘福源染坊’的原料都从他那里订,还愿意多给两成价。”
又是刘老板!青娘握着纸条的手紧了紧。上次刘老板断原料不成,如今又盯上了固色剂,显然是不想让联盟好过。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火气:“别急,咱们想想办法。草木灰不是只有王原料商有,咱们可以自己做。”
“自己做?”陈砚和老周都愣住了。
青娘点点头,目光落在坡下的荒草上:“对,自己做。草木灰就是杂草、树枝烧出来的灰,咱们村周边有这么多荒草,还有村民家里烧火剩下的柴灰,收集起来过滤一下,就能当固色剂用。不仅成本低,还能保证质量。”
这个主意让两人眼前一亮。老周立刻说:“我这就去通知各村的染坊主,让他们发动村民收集柴灰,统一送到联盟的库房!”
陈砚也补充道:“我去山里看看,找些干燥的树枝和杂草,咱们在坡边搭个灶台,专门烧草木灰。再找几个懂过滤的老人,教大家怎么提纯,保证固色效果不比王原料商的差。”
说干就干。当天下午,联盟的库房前就排起了长队,村民们背着装满柴灰的竹篓,挨个登记上交。青娘和陈砚则带着几个村民,在荒坡边搭了三个土灶台,灶台上方架着铁筛,专门用来过滤草木灰中的杂质。
“烧的时候要注意火候,别烧太旺,不然灰会结块。”青娘一边添柴,一边教村民烧灰的技巧,“烧透的灰要先过一遍粗筛,去掉大的杂质,再用细布过滤一遍,这样的草木灰才细腻,固色效果才好。”
村民们学得认真,很快就掌握了烧灰、过滤的技巧。第一天就收集了五十斤纯草木灰,青娘立刻让人拿去染坊试验——用新做的草木灰和醋混合做固色剂,染出的青布不仅颜色鲜亮,还比之前更耐洗,放在水里揉搓十几次,都没掉一丝颜色。
“太好了!比王原料商的草木灰还好使!”负责试验的染坊主激动地拿着布跑过来,“以后咱们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自己就能做固色剂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