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弘的舰队带着吴铭决绝的宣言和少数选择回归的船员,如同丧家之犬般驶离了新明港的海面。留下的,并非胜利的狂欢,而是一种沉重的、背负着万千性命与未知未来的寂静。
吴铭站在码头上,海风带着咸腥气吹动他的衣袍,却吹不散他眉宇间的凝重。他目光扫过那些选择留下的面孔——蒋瓛等目光坚定的老兵、沉茂才等推着眼镜神情紧张的文员、格物院那些眼神炽热又带着惶恐的学子、还有无数信赖地望着他的普通工匠、农人、军士家属。
“老蒋!”吴铭的声音打破了沉寂,恢复了往日项目经理般的冷静与高效。
“首领!”蒋瓛立刻上前,手始终按在刀柄上,眼神锐利地扫视着海面。
“即刻起,新明港进入一级战备。巡逻范围扩大五十里,所有了望塔双倍人手,昼夜不息。王景弘回去,陛下……朱标绝不会善罢甘休,下一次来的,绝不会是宣旨的太监了。”吴铭的声音低沉,“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是!”蒋瓛领命,立刻转身去布置,脚步带风。
“沉茂才!”
“属下在!”沉茂才一个激灵,连忙应道。
“清点所有库存:粮食、药材、铁料、火药、布匹……我要精确到每一石,每一斤!立即启动战时配给制草案,从……”吴铭顿了顿,声音没有丝毫犹豫,“从我开始,从总督府开始执行。”
“是!首领!”沉茂才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慌乱,匆匆跑向仓库区。
命令一条条清晰发出,这座刚刚宣告自立的微型国度,如同一架精密的机器,在最初的震荡后,开始依靠吴铭预设的管理框架和积累的威信,艰难却有序地运转起来。每个人都明白,他们已无退路。
是夜,总督府(原指挥使府邸)灯火通明。核心人员齐聚,气氛压抑得能滴出水来。
“……粮食是关键。”一位老农官面色忧虑,“库存加上此次收获,若严格执行配给,最多支撑七个月。新稻播种不久,下一季收获需时更久。”
“火药充足,但硝石、硫磺来源已断。与内陆土着的贸易线也受到干扰,有部落声称得到了‘天朝’的许诺,袭击我们的商队可得重赏。”负责贸易和外交的官员补充道,脸色难看。
“内部也有怨言,”负责治安的军官低声道,“虽然大部分人都支持首领,但突然的配给制和战争威胁,还是让一些人感到恐慌……”
问题如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吴铭身上。
吴铭凝神倾听,手指无意识地在粗糙的木桌地图上划过,大脑飞速运转,将现代危机管理、资源优化配置的模型套用于眼前的绝境。
“开源,节流,震慑。”他最终定调,声音沉稳得令人心安,“一,组建专门的远海渔业队,格物院协助,改造加固船只,研发深水拖网,向大海要粮! 这是眼前最快的补充。二,蒋瓛,选派一支最精干的武装小队,携带精良铁器、药品和丝绸,由熟悉地理的土着带路,深入内陆,寻找那些与阿兹特克人或周边大部族有矛盾的部落,用他们无法拒绝的武器和医术,换取长期稳定的粮食通道! 三,内部宣传要跟上,告诉所有人,我们为何而战?不是为了对抗故国,是为了生存!是为了我们亲手建立的家园不被夺走!严惩任何煽动恐慌、破坏团结的行为!”
他的思路清晰,措施具体且极具针对性,让慌乱的核心层再次找到了主心骨。众人领命而去。
厅内只剩吴铭一人。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陌生而璀璨的南十字星空,一股巨大的孤独感和思念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妙锦……定国……麒儿、麟儿……你们在应天,可还安好?王景弘回去后,朝廷会如何对待你们?
他拳头骤然握紧,指甲几乎嵌进掌心。他最大的软肋,远在万里之外的大明帝都。
应天府,紫禁城,武英殿。
皇帝朱标面色苍白,握着王景弘带回来的“伪诏”抄本,手剧烈地颤抖,压抑的咳嗽声在寂静的大殿中不断回响。下方,是脸色铁青、须发皆张的魏国公徐达,以及一众噤若寒蝉的文武重臣。
“逆臣!国贼!”徐达猛地一脚踹翻了身旁的檀木灯架,巨响震得所有人一颤,“陛下!老臣请旨,即刻点兵,跨海平叛!必提此悖逆之徒的人头来见,以正国法,以儆效尤!”他的愤怒发自肺腑,既是忠君,更是痛心!那是他的女婿,是他女儿托付终身之人!此举将徐家置于何地?!
朱标剧烈地咳嗽着,几乎喘不上气,一旁的内侍慌忙上前替他抚背。他艰难地摆摆手,声音虚弱却带着一种复杂的痛苦:“魏国公……咳咳……稍安勿躁。”他看向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王景弘,“王伴伴,你亲眼所见,新明港……果真军民归心,武备不俗?”
王景弘磕头如捣蒜:“回陛下,千真万确!那吴铭……那逆贼经营数年,深得人心,其火器之犀利,远超我大明卫所,战舰亦高大迅捷……奴婢……奴婢恐其已有备,仓促征讨,胜败难料,反损天威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