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
凯旋的赏功宴盛大而喧嚣,金陵春酒楼被朝廷包下,丝竹管弦、觥筹交错间,尽是对太保吴铭的溢美之词。朱元璋难得地这么大方,甚至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又重重赏赐了吴铭一番,加赐要命的丹书铁券,恩宠一时无两。
然而,在这极尽荣华的表面下,吴铭却敏锐地捕捉到几丝异样的目光。几位淮西老勋贵举杯时的笑容略显僵硬;一些江南出身的文官,虽然口中说着祝贺的话,眼神却透着疏离与审视。他心中明镜似的:自己已成了某些人眼中需要警惕甚至打压的对象。功高不赏,赏无可赏之时,便是祸患开端。这顿宴席,吃得他如坐针毡。
宴席散后,朱元璋却单独将吴铭留了下来,移至暖阁叙话。挥退左右,刚才的醉意似乎从皇帝脸上瞬间褪去,只剩下深不见底的锐利。
“吴铭啊,”朱元璋用惯常的口癖开头,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这回差事办得漂亮,咱心里有数。不过,仗打完了,有些事才刚开头。那西番炮,你也见了,说说看,咋整?”
果然来了。吴铭早有准备,从容答道:“陛下,西番火器确有其犀利之处,射程、精度胜过我朝现有火铳。然其制造工艺复杂,耗费颇巨,且弹药补给依赖外洋,非长久之计。”
“嗯,咱也是这么想。”朱元璋点点头,“总不能一直指望抢敌人的用。咱大明得有自己更好的!工部那帮人,墨守成规,咱信不过。这事儿,咱想着,还是得你牵头。给你调拨能工巧匠,要钱要人,你开口,给咱琢磨出更好的家伙事来!”
这不是商量,是命令。吴铭心知,这是信任,也是新的枷锁。掌握核心军工技术,权力更大,但也更深地卷入是非之中。他立刻躬身:“臣遵旨!必当竭尽全力,使我大明军械精益求精。只是……此事关乎国本,需绝对保密,参与工匠人选,臣望能亲自遴选考核。”
“准了!”朱元璋大手一挥,“你办事,咱放心。对了,还有一桩,”他顿了顿,目光深邃地看着吴铭,“海上这一趟,你也见了那些番鬼的船。倭寇虽平,但海疆就真的太平了吗?咱听说,南方沿海,私下里跟番鬼做买卖的,可从来没断过。你怎么看?”
这才是今晚真正的考题!海禁之国策,是朱元璋亲自定下的。此刻询问,绝非无的放矢。吴铭大脑飞速运转,谨慎措辞:“陛下明鉴。海贸之利,确如肥肉,诱人垂涎。全然禁绝,犹如筑堤堵水,恐力有未逮,反生暗流。然完全放开,又恐奸商与番邦勾结,滋生事端,动摇国本。臣愚见,或可效仿宋元旧制,设‘市舶司’严加管控,官营为主,限定口岸、品类、税额,使其利归朝廷,弊受约束。如此,既可充实国库,亦能监控洋人动向,知己知彼。”
他没有直接反对海禁,而是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加强政府管理的方案,将开放贸易的潜在风险转化为可控的收益和情报来源。
朱元璋沉默良久,手指敲击桌面的节奏放缓,最终开口道:“市舶司……嗯,此事关乎祖制,容咱再想想。你先把火器的事办好。”他没有立即采纳,但也没有斥责,这本身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回到太保府,已是深夜。
徐妙锦还未睡,在灯下做着女红等他。桌上温着醒酒汤。内室传来乳母轻柔的哼唱声,夹杂着幼儿模糊的呓语,那是双胞胎吴麒和吴麟已经睡下。
“陛下又留你商议要事了?”她接过吴铭的官帽,柔声问道。
吴铭叹了口气,将朱元璋关于火器和海贸的问询简单说了,苦笑道:“这是把我放在火上烤啊。火器研制成功,是功;若泄密或进展缓慢,便是过。海贸之议,更是敏感,一言不慎,就可能被扣上‘动摇祖制’的帽子。”
徐妙锦将醒酒汤递到他手中,目光沉静:“夫君不必过虑。陛下既然将此重任交予你,便是信你之能,亦知你之忠。火器之事,精益求精即可,但求问心无愧。至于海贸……妾身以为,夫君今日所言,已是老成谋国之道。利与弊,陛下圣心独断,非臣子可强求。只需谨记,无论何时,持身以正,不结党、不营私,便是立身之本。”
妻子的聪慧与镇定,总是能让吴铭烦躁的心平静下来。他握住她的手:“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就在这时,外间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和丫鬟低声的劝阻:“小公子,您慢点,当心摔着……”
帘子被掀开,一个穿着红色小袄、虎头虎脑的男孩揉着惺忪睡眼跑了进来,正是三岁的长子吴定国。他显然是被吵醒,循着爹娘的声音过来的。
“爹爹……”定国看到吴铭,眼睛一亮,张开小手就扑了过来,抱住了他的腿,小脸仰起,“爹爹,抱!”
吴铭心头的阴霾瞬间被儿子的依赖驱散,他弯腰将沉甸甸的小家伙抱起来,用胡茬轻轻蹭了蹭他的小脸:“定国怎么醒了?是不是做噩梦了?”
定国摇摇头,搂着父亲的脖子,奶声奶气地说:“想爹爹……爹爹打坏蛋,赢了吗?”他虽年幼,却也隐约知道父亲是出去做大事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