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首日,一位白发老人驻足良久。他是当年参与“深海采矿计划”的工程师:“我年轻时总觉得,深海的资源该为人所用。现在才明白,我们都是同一条生命链上的节点。”他掏出支票:“我捐建十座深海酸化监测站。”
尾声
二〇八八年春,“深渊信使十三号”带回好消息:改造后的耐酸微生物在热泉区存活,原始单细胞生物的数量开始回升。
林小深带着知夏站在甲板上,看着“深渊信使十三号”入海。知夏怀里抱着新孵化的“小星二代”,发光斑点像撒落的星子。
“爷爷,”知夏轻声问,“这些小生命会记得我们吗?”
林小深笑了,把孙女的小手贴在自己心口:“会啊。它们的记忆里,有我们的努力,有我们的忏悔,还有我们一起守护原乡的约定。”
而在米的海底,原始单细胞生物正聚集在热泉旁。它们的电信号汇聚成新的记忆片段,通过“深渊信使”的触腕,传递向更广阔的世界——
“谢谢你们,记得我们的原乡。现在,我们一起守护它。”
(本章完)
创作注记
本章以“生命起源”为切口,将深海探索升华为对生命本质的哲思:
科学纵深:原始单细胞生物的电信号记录、与“深渊信使”的基因重叠等设定,基于现实中古菌的原始代谢机制(如利用硫化氢合成有机物)与深海微生物的适应性演化研究,赋予科幻以科学基石。
代际共鸣:林知夏的童真视角、苏念的病弱坚持、周明宇的技术突破,形成“守护原乡”的情感链——从发现到警示,再到行动,展现三代人对生命的敬畏。
全球联结:展览中工程师的转变、耐酸微生物的成功,传递“环保不是单一个体的责任,而是全人类的觉醒”的理念。
希望指向:结尾“共同守护原乡”的约定,呼应首章“深渊是生命摇篮”的命题,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同源性——我们守护深渊,即是守护自己的生命原乡。
深海的记忆,终将成为人类的镜子。当我们凝视那些原始的电信号,看到的不仅是生命的起点,更是自己与万物相连的轨迹。
喜欢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