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炸开了。
“深渊记忆能治病?”
“原来我们守护的不是石头,是药!”
“那些骂科学家浪费资源的人,脸疼吗?”
王主任的办公室里,他盯着热搜榜上“深渊记忆救帕金森患者”的词条,额头渗出冷汗。原本想靠卖样本牟利的计划,成了最好的广告——全球医学机构挤破头申请合作,博物馆的咨询电话被打爆。
“现在怎么办?”助理战战兢兢。
“还能怎么办?”王主任摔了茶杯,“通知私人深潜队,暂时撤了。”
尾声:火种不灭
一周后,“深渊记忆与人类健康”研讨会在博物馆召开。
林昭站在台上,展示着患者康复的案例:“矿化组织中的神经肽不是资源,是‘眼睛’给我们的礼物。九千年前,它们记录人类的愿望;九千年后,我们在这些愿望里,找到了治愈的力量。”
台下,小安举着手喊:“叔叔!我上传的数据帮了大忙对不对?”
全场大笑。苏晚站在观众席第一排,望着台上的少年,又看向玻璃展柜里的矿化标本。那些曾经沉睡的记忆,如今成了照亮人类健康的火种。
散会后,周远收到条匿名短信:“数据毁不掉,记忆更毁不掉。”
他望着窗外的梧桐树,阳光透过叶缝洒在地上,像极了“眼睛”里流动的荧光。
回家的路上,小安蹦蹦跳跳追上来:“周叔叔!我决定了,大学要读生物信息学!我要把‘眼睛’的记忆做成APP,让所有人都能‘读’到!”
周远揉乱他的头发:“好啊,先把你那本《深海神经肽研究》看完。”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远处,博物馆的穹顶泛着暖光,像一颗被小心捧在手心的星星。
九千年前的木筏早已腐烂,古人的愿望却借着矿化层的纹路,活成了今天的希望。
所谓传承,大概就是这样——
我们替先人记住,
再让后人替我们记住。
而记忆的温度,
永远不会冷却。
(第三百六十五章完)
注:本章以“记忆的实用价值觉醒”为核心,通过校园科普、数据保卫战、医学突破等情节,将深渊记忆从“神秘存在”转化为“人类共同财富”。小安的成长(从听众到行动者)、王主任的阴谋破产、医学应用的反哺,共同诠释“传承”的深层意义——记忆不仅是故事,更是推动文明进步的力量。结尾的“APP计划”“少年誓言”,为后续“全民参与守护”“记忆科技化”埋下温暖的伏笔,呼应“火种不灭”的主题。
喜欢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