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号返航的第七十二小时,北太平洋某秘密科研基地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里,空气里飘浮着消毒水与深海咸腥混合的奇特气味。林昭站在观察窗前,看着全封闭操作舱内的苏明正戴着双层手套,将那颗篮球大小的核心样本轻轻放入恒温培养槽。
“生命体征稳定。”苏明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发光微生物的活性保持在97%,没有因压力骤降出现破裂。”
培养槽内的球体泛着幽蓝光晕,内部流转的银河般光带比在深渊中更明亮了些。林昭注意到,那些微小的晶体结构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重组——原本随机分布的硫化铁结晶,此刻竟排列成了类似神经元突触的网状结构。
“这不符合生物矿化规律。”赵凯凑过来,盯着实时成像屏,“自然状态下,硅基或硫化物结晶的生长需要特定酶催化,但这里的重组完全是自发的。”
实验室的门被推开,白发苍苍的古生物学家周伯年拄着拐杖进来。他将一份泛黄的资料拍在操作台上:“刚调阅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深渊探测报告。1973年,‘的里雅斯特’号在米处记录到类似电磁脉冲的信号,当时的解释是设备故障。”他推了推老花镜,“现在看,或许是与这东西的‘交流’。”
林昭心头一震。三天前他们接收到的神秘传真,此刻突然有了时空呼应。
“开始基因测序。”苏明下达指令。机械臂精准吸取样本中的微生物溶液,注入纳米孔测序仪。屏幕上,碱基对序列如瀑布般倾泻而下,前百分之九十都符合已知深海微生物的遗传特征,直到最后一段——
“异常序列!”操作员小吴猛地抬头,“这段代码……既不是DNA也不是RNA,更像是某种信息编码!”
实验室陷入死寂。林昭凑近屏幕,那些由A、T、C、G之外的符号组成的片段,竟与他记忆中某段外星信号译码图高度相似——那是NASA在1977年“旅行者金唱片”项目中,用氢原子跃迁频率编写的星际通用语。
“暂停测序。”苏明的手指悬在终止键上,“我们需要验证这段序列的功能。”
培养槽突然泛起涟漪。林昭看见球体表面的光带加速流转,原本稳定的幽蓝色开始闪烁,频率恰好与测序仪的警报声重叠。赵凯的笔记本掉在地上,他弯腰去捡时,瞥见操作台上的盖革计数器数值飙升——不是辐射,是电磁脉冲。
“它在释放信号!”苏明的护目镜滑到鼻尖,露出瞪大的眼睛,“不是随机的,是有规律的脉冲组!”
实验室的灯光开始频闪。林昭冲向总控台,发现所有电子设备都在同步震颤。培养槽旁的显微镜自动调焦,镜头死死对准球体核心,仿佛被某种力量牵引。
“是声波共振!”周伯年突然喊道,“快切断电源!这东西在模仿次声波,用实验室的设备当扩音器!”
赵凯扑向电闸,指尖刚触到开关,整面观察墙突然像水面般荡漾起来。林昭看见自己的倒影在玻璃上扭曲,重叠成一个模糊的轮廓——那是他们在深渊里见过的巨兽,正低头凝视着培养槽中的核心。
“幻觉?”小吴的声音发颤。
“不。”苏明摘下手套,指尖轻触观察窗,“是生物荧光投影。它在用光信号传递信息,我们的视网膜在直接接收。”
众人抬头。培养槽上方的空气中,淡蓝色的光尘正汇聚成螺旋图案,与深渊中巨兽体表的斐波那契纹路如出一辙。林昭突然想起出发前收到的传真,八个字在脑海中炸响:深渊在寻找同类。
“翻译出来了!”小吴突然指向屏幕,“这段异常序列是坐标——北纬11°21′,东经142°12′,深度米。”
周伯年的拐杖重重敲在地面:“那是……马里亚纳海沟的另一端,靠近日本列岛的‘挑战者深渊’延伸区。七十年代‘的里雅斯特’号记录的脉冲信号,源头就在那里!”
苏明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翻飞,调出历史探测数据:“1973年的信号持续了17分钟,内容无法破译。现在看来,那是在回应这颗核心的‘呼唤’。”
培养槽中的球体突然裂开一道细缝,几缕半透明的丝状物飘出,精准缠上操作台上的基因测序仪。仪器屏幕瞬间被改写,原本的碱基对序列变成了全新的字符——不是任何已知语言,却让周伯年的呼吸骤然急促。
“这是……叠层石纹路。”老人颤抖着指向屏幕,“三十八亿年前,地球最早的生命在叠层石中留下的代谢痕迹。这段‘代码’,是生命最原始的记忆。”
林昭终于明白,所谓“核心”根本不是什么能量源或遗传库,而是一把钥匙——一把打开地球生命起源之门的钥匙。深渊里的巨型共生体,不是孤立的“怪物”,而是守护这份记忆的“守墓人”。它们在热液喷口旁生长,用硫化物结晶储存信息,用生物荧光传递信号,等待着某个时刻,将地球最古老的秘密送回人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