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军方。”林昭拿起内线电话,“我们需要最高权限的深海探测支持,目标坐标11°21′,东经142°12′。”
“等等!”周伯年按住他的手腕,“如果这东西是生命起源的记忆载体,贸然打捞可能会破坏它。七十年前的‘的里雅斯特’号只记录了信号,没敢靠近——或许深渊在保护这段记忆,也在筛选能解读它的人。”
实验室的警报声再次响起。这次不是设备故障,而是培养槽的水位在下降。林昭看见球体表面的光带正渗入培养液,形成无数微小的旋涡,每个旋涡中心都浮着个发光的微生物,像一群举着灯盏的引路人。
“它在自我复制。”苏明的声音带着惊叹,“不是分裂,是用环境中的矿物质和有机物重构自身。这些新生成的微生物,每一个都携带了部分‘记忆代码’。”
周伯年突然笑了,眼角的皱纹里泛着泪光:“四十五年前,我在剑桥读古生物学博士,导师指着化石标本说,生命最伟大的奇迹,不是存活,而是传承。现在我信了——四十亿年的光阴,都被锁在这颗会发光的石头里,等着我们拆开来看。”
林昭望向窗外。深夜的基地灯火通明,远处的海面在月光下泛着银光。他想起深渊里那座由骨骼堆积的山峰,想起巨兽石针上流转的硫化铁结晶,想起所有生命最本真的模样——不是征服,不是索取,而是将记忆刻进石头,把故事放进光里,等待下一个懂得倾听的存在。
“准备深潜。”他对通讯器说,“这次,我们不带武器,不带采样钳。我们带着敬意,去听一听,地球怎么说。”
培养槽中的球体仍在发光,那些新生的微生物正顺着排水口游向实验室的循环系统。林昭知道,有些故事一旦开始,就再也无法停下。而他们,不过是刚好赶上了这场跨越四十亿年的,生命的朗读会。
本章注记
硅基信号传递:借鉴现实中“生物光通信”研究(如某些水母用荧光蛋白传递信息),将硅基结晶的自发光特性升级为主动信息编码,强化“深渊记忆载体”的设定。
叠层石化石:1973年“的里雅斯特”号真实探测中曾采集到叠层石样本,此处将其与核心的“原始生命代码”关联,增加科学厚重感。
军方介入:为后续“保护与争夺”的冲突埋线,暗示核心样本可能引发国际关注。
情感内核:通过周伯年的回忆,将硬核科学探索升华为对生命传承的敬畏,呼应“深渊在寻找同类”的主题。
(下章可展开深潜行动,揭示坐标点处的“第二巨兽”,或核心记忆中关于地球生命起源的关键线索。)
喜欢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