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所有主动声呐。”林深下达指令,“切换至被动接收模式。苏晚,记录所有磁信号的变化;陈默,保存‘星屑’附着时的金属腐蚀数据——这些可能比任何样本都有价值。”
舱室陷入诡异的寂静。透过观察窗,能看到发光的“星屑和流”仍在流动,却不再表现出攻击性。它们的晶体折射出七彩光晕,在耐压舱内投下流动的虹影,仿佛在展示某种古老的文明。
“信号解码完成37%。”苏晚突然抬头,“翻译程序捕捉到重复片段:‘守墓人……醒……钥匙……’”
林深的呼吸一滞。老渔民口中的“海渊守墓人”,原来不是单指某只巨兽,而是整个深渊生态系统的守护者。而这些“星屑”,或许就是它们用来传递信息的“文字”。
“还有200米。”陈默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它们要把我们带到哪里?”
林深望着逐渐聚拢的光带,前方黑暗中浮现出一个模糊的轮廓——那是一座由岩石和生物礁构成的山峰,山顶闪烁着规律的蓝光,频率与“星屑”的共振完全一致。
“是深渊基站。”林深低声说,“它们在带我们去见真正的‘守墓人’。”
苏晚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将最新数据同步传回母船。陈默擦去额角的冷汗,默默检查着每一台设备的运行状态。林深则握紧了胸前的老照片——那是他已故导师的面容,老人毕生研究深海生物通讯,临终前还在念叨:“深渊的语言,藏在最微小的光里。”
此刻,他们正航行在深渊的信使中间,朝着某个被遗忘的秘密前进。没有人知道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马里亚纳海沟的故事,远比人类想象的更加漫长、复杂,也更加璀璨。
舷窗外的蓝光越来越亮,像一盏跨越亿万年的明灯,正等待着为他们点亮深渊的真相。(本章完)
注:本章延续前文“深渊生物通讯”的核心设定,通过“星屑水母”这一全新生物引出深渊生态的“网络文明”概念,既衔接了前文巨型鮟鱇的次声信号,又拓展了世界观深度。科学细节(磁铁矿纳米颗粒、双螺旋有机分子链、生物共振腔)增强真实感,角色协作与悬念铺设(“守墓人”“钥匙”)为后续高潮蓄势,符合高价值稿件对知识密度与情节张力的双重要求。
喜欢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