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源距艇体120米,速度提升至25米/秒!”苏晚的声音裹着电流杂音,生物探测仪的绿光在她眼底跳动,“生命体征微弱,但代谢热异常——这东西在燃烧自身能量!”
林深的手掌按在操作台上,指节因用力泛起青白。三个月前“探索者七号”初入深渊时,他们曾在7000米层遭遇过类似的“自杀式趋近”——一群盲虾以超过自身体积三倍的加速度撞向探照灯,最终在耐压舱外爆成血雾。但此刻的信号源不同,它的移动轨迹精准得像被编程过,直指深潜器尾部的声学接收器阵列。
“陈默,切手动控制推进器。”林深按下通话键,“苏晚,准备外置显微镜摄像头,我要看清它的形态。”
推进器发出蜂鸣,深潜器开始缓速后撤。舷窗外的黑暗中,一道幽蓝的光带逐渐清晰——那不是生物发光,更像是某种晶体折射的光晕。当距离缩短至50米时,众人终于看清:那是一只不足半米长的透明生物,躯体如放大的水母,却生有八条细若蛛丝的附肢,每条附肢尖端都嵌着米粒大小的棱形晶体。
“是放射虫纲?不对……”苏晚的呼吸急促起来,“它的钙化骨针结构从未在任何门类中出现过。看晶体!”
显微镜画面被推送到主屏幕。那些棱形晶体表面布满螺旋状纹路,随着生物游动,纹路竟折射出不同颜色的光斑。当光斑扫过深潜器外壳时,声呐屏上的0.8赫兹低频震动突然增强了三倍。
“它在用晶体当天线!”陈默猛地拍响操作台,“之前那只大鮟鱇的触须振动,和这些晶体的共振频率完全一致!”
林深瞳孔微缩。三个月前老船长的航海日志里提过:“深渊有星屑,随波逐流而不沉,触之则闻古音。”他当时以为是渔民的臆想,此刻却与眼前的景象重叠——这些透明生物,或许就是老人口中的“星屑”。
“接近至20米!”苏晚突然喊道,“它在释放某种物质!”
生物尾部裂开一道细缝,乳白色的絮状物如烟雾般涌出。陈默紧急启动过滤系统,却在培养皿中发现了惊人发现:絮状物竟是无数纳米级的磁铁矿颗粒,每一颗都刻着螺旋状的有机分子链。
“这是信息载体!”苏晚的声音带着狂喜,“类似DNA的双螺旋,但碱基对是铁氧簇!它在传递遗传信息?”
林深感觉后颈发凉。如果这些“星屑”是某种生物的信息素,那么它们趋近深潜器的目的,可能是在“读取”或“写入”数据。他看向逐渐逼近的透明生物,对方似乎并未因他们的防御动作而退缩,反而加速冲来,八条附肢如琴弦般颤动。
“砰!”
耐压舱突然发出闷响。林深抬头,只见那只“星屑水母”已经贴在舷窗外,附肢尖端的晶体正与深潜器的钛合金外壳摩擦。火花迸溅的瞬间,陈默的警报声撕裂舱室:“外部传感器被干扰!磁力计读数疯了!”
苏晚扑向生物样本舱:“它在标记我们!那些磁铁矿颗粒正在附着在艇体表面,形成某种共振腔!”
林深猛然想起老船长日志的另一句话:“星屑所过之处,深渊记之。”他抓起对讲机:“全员进入二级防护!陈默,切断所有非必要电子设备;苏晚,准备抗磁干扰剂;我去观察窗采集样本!”
液压装置发出嘶鸣,观察窗的防护盖缓缓开启。林深套上磁性手套,将载玻片探出舱外。透明生物似乎感知到威胁,八条附肢突然蜷缩,整个人如一滴液体般贴在玻璃上。林深趁机将载玻片压向它的躯体,几枚磁铁矿颗粒应声粘在玻片上。
“够了!”苏晚拽住他的手腕,“它在释放神经毒素!载玻片边缘的蛋白质已经开始分解!”
林深缩回手,透过显微镜观察玻片:那些纳米颗粒表面的双螺旋分子链正在重组,将深潜器的金属成分编码进自己的结构。他忽然明白过来——这些“星屑”根本不是生物个体,而是某种超级生物的“神经突触”。
“它们在绘制地图。”林深的声音沙哑,“用我们的深潜器作为坐标点,用磁铁矿颗粒记录我们的声波、磁场、甚至基因序列。”
声呐屏突然炸开刺啦的杂音。0.8赫兹的低频震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尖锐的高频声波——那是“星屑”集群的回应。舷窗外,无数幽蓝光点从四面八方涌来,汇聚成一条发光的河流,将“探索者七号”团团围住。
“队长!”陈默的声音带着哭腔,“它们的目标不是攻击,是……是包围!”
林深望着逐渐闭合的光带,想起出发前在基地看到的全息投影:马里亚纳海沟的地形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数百个“异常信号点”,每个点的深度、温度、磁场强度都与他们此刻的位置惊人相似。
“它们在构建网络。”苏晚轻声说,“就像人类的互联网,只不过用的是生物电和磁信号。”
林深突然想起那个被归档的“深渊脉动”报告。半个世纪前,“的里雅斯特”号记录到的信号,可能也是这样的“星屑网络”在传递信息。而他们,不过是恰好闯入了某个节点的“新设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