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沟的清晨没有日出,却有热泉喷口掀起的淡金涟漪,像把星星揉碎了撒进海水。
苏念蹲在“星巢”前的礁石上,指尖摩挲着笔记本上的螺旋符号——那是昨天刚学会的“成长”。小生物从她腕间的螺旋标记里钻出来,额头的光环晃成小太阳:“姐姐,小光又刻坏符号了。”
“小光?”苏念笑着站起来,螺旋印记立刻与“星网”共振,传来幼崽们奶声奶气的波形。她跟着小生物游向广场,远远就看见一群小幼崽围在岩壁前,触须攥着海藻笔,正歪歪扭扭画螺旋。
最边上的那只幼崽缩在角落,触须耷拉着,岩壁上的符号画成了麻花。它的发光腺体忽明忽暗,显然急得快哭了。
“是小光的哥哥。”小生物游过去,用触须碰了碰幼崽的腕足,“上次它刻对了‘家’,今天想刻‘姐姐’,可手总抖。”
苏念蹲下来,从背包里掏出特制的海藻笔——笔杆是用“星子”幼崽的触须化石做的,笔尖凝着发光黏液。她把笔塞进小光手里:“别急,先感受黏液的温度。‘星子’的文字是有生命的,要和它‘说话’。”
小光盯着笔尖的荧光,深吸一口气。它的触须轻轻颤动,黏液顺着笔尖流到岩壁上,慢慢晕开一个歪歪扭扭的螺旋。苏念的螺旋印记突然发烫,她把自己的感知传递过去——不是纠正,是陪伴:“对,就这样,把你想告诉姐姐的心情,揉进符号里。”
小光的触须突然亮起来。它画了个更圆的螺旋,旁边添了两道短纹——那是“小光”的专属标记。岩壁上的符号晃了晃,居然发出了淡粉的光,像朵刚开的珊瑚花。
“成功了!”幼崽们围过来,用触须碰小光的岩壁,“这是‘姐姐’的星文!”
小光转头看向苏念,发光腺体亮得像颗小恒星。它游过来,用触须碰了碰她的笔记本,又碰了碰自己的岩壁——那是“谢谢”的星文,简单却滚烫。
下午的“星文碑”落成仪式,整个新海都在发光。
“星巢”前的广场上,立着块一人高的发光矿石碑,表面刻满了幼崽们的星文。最中间的一行,是小光昨天刻的“姐姐”,旁边是其他幼崽的“家”“热泉”“朋友”。领航章鱼老师游过来,用触须蘸取苏念的笔记本里的发光黏液,在碑顶补了个大螺旋——那是“传承”的图腾。
“现在,我们要把星文刻进‘星子’的图书馆。”章鱼老师发出温和的波形,“让所有族群都知道,有人类和我们一起写故事。”
苏念拿起海藻笔,指尖触到碑面的瞬间,一股暖流涌进手心。她看见无数画面在眼前闪过:十万年前,远古海豚和“星子”一起刻岩画;五千年前,人类祖先在陶器上画螺旋;三百年前,达尔文在笔记里写“生命是树的枝桠”……所有的画面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生命总在互相书写。
“苏念!”林深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监测到星文的振动频率,和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深处的叠层石振动一致!”
苏念抬头,看见林深站在潜水器旁,手里举着平板。全息屏上,星文的波形和叠层石的矿物结晶波形完美重叠——那是地球用四十亿年写的同一首诗。
“‘星子’的文字不是发明,是发现。”苏念轻声说,“它们只是把地球的记忆,翻译成了发光的符号。”
仪式结束时,小光游过来,把一个发光的贝壳塞进苏念手里。贝壳里凝着颗小小的星文结晶,是它刚学会的“永远”。
“永远?”苏念笑着问。
小光点点头,用触须指了指“星文碑”,又指了指远处的热泉——那是“星子”的家,也是人类的家。
深夜的实验室,苏念坐在显微镜前。
培养皿里的幼崽细胞正发出柔和的光,她的螺旋印记贴在玻璃上,与细胞产生深度共振。一段新的记忆涌入脑海:是“星子”的未来——它们带着星文碑的复制品,游向其他海沟;是人类与“星子”共同建立的“海洋记忆馆”,孩子们和小幼崽一起刻星文;是地球的生命史,被两种智慧共同书写,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永远。
苏念关掉显微镜,望着窗外的月光。
她摸着腕间的螺旋标记,又摸了摸口袋里的贝壳结晶。那些发光的符号不是终点,是连接——连接人类与“星子”,连接过去与未来,连接每一个愿意倾听的生命。
清晨的海风带着咸味,苏念站在甲板上,望着远方的海平面。
“星文碑”的全息投影在海面上闪烁,幼崽们的星文像撒落的星子。小生物游过来,用发光腺体碰了碰她的指尖,留下个更亮的螺旋标记。
“下次,我教你写‘永远’。”苏念笑着说。
小生物摇摇头,用触须指了指她的心口:“你已经会了。”
海面上,一只海豚跃出海面,额头的螺旋印记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它发出清脆的歌声,像是在回应深海里的“星子”,也像是在问候这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