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接过文书,仔细翻阅。
清单上的每一笔支出都记录得清清楚楚,墨迹新鲜,显然是每日更新。
名册上的字迹工整,甚至标注了流民的特殊需求,如“张老栓,年六十,腿疾,需卧床静养”。
学堂记录中,还夹着几张孩童们写的毛笔字,歪歪扭扭却充满童真。
他又拿起那些伪造的书信,对比着案头周生辰昨日呈递的奏折,果然发现了诸多不同之处。
奏折上的字迹刚劲有力,而书信中的字迹则显得绵软无力,甚至有几处笔画的顺序都与周生辰平日的习惯不符。
此时,周生辰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声音沉稳有力。
“陛下,臣自领兵以来,始终以家国为重,以百姓为念,从未有过半点异心。此次管理流民营地,臣一心只为安抚百姓,稳定秩序,若臣有任何不妥之处,愿接受陛下处置,但臣绝无谋反之意!”
他抬起头,目光坦荡地看向皇帝,眼中没有丝毫畏惧与闪躲,只有一片赤诚。
看着周生辰坦荡的眼神,再加上漼太傅拿出的铁证,皇帝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
他猛地一拍龙椅,怒视着那些党羽,声音震得殿内烛火摇晃。
“尔等竟敢伪造证据,诬陷忠良,意图扰乱朝纲,该当何罪!”
太后党羽们顿时慌了神,纷纷跪地求饶,声音颤抖。
“陛下饶命!臣等一时糊涂,皆是受他人蛊惑,并非有意诬陷南辰王啊!”
御史大夫更是吓得面如死灰,额头抵在地上,冷汗浸湿了朝服。
皇帝冷哼一声,语气冰冷。
“来人,将这些逆臣拿下,打入天牢,彻查此事!若有同党,一并严惩不贷!”
侍卫们立刻上前,将太后党羽们拖了下去。
朝堂之上,瞬间恢复了平静,只剩下烛火燃烧的噼啪声。
皇帝看向周生辰,语气缓和了许多,眼中满是歉意。
“皇叔,让你受委屈了。朕深知你忠心,日后定不会再听信谗言,定会信任皇叔。”
周生辰躬身道。
“陛下明察秋毫,臣感激不尽。臣定当继续尽心竭力,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谋福。”
漼太傅也松了一口气,紧绷的肩膀微微放松,他看着周生辰,眼中满是赞许,轻轻点了点头。
这场朝堂风波,终究在他的据理力争下得以平息,周生辰的清白得以洗清,朝中的稳定也得以维护。
退朝后,周生辰特意来到漼太傅面前,躬身行礼,语气诚恳。
“多谢太傅今日仗义执言,周某感激不尽。”
漼太傅连忙扶起他,笑道。
“南辰王不必多礼。老夫只是做了分内之事,岂能容奸人诬陷忠良。何况,南辰王麾下有谢云、宏晓誉这般得力将领,将流民营地治理得井井有条,老夫早已对南辰王敬佩不已,今日之事,不过是举手之劳。”
他顿了顿,又道。
“老夫此前还担心,将军们只会领兵打仗,不懂民事,如今看来,是老夫多虑了。”
周生辰微微一笑,眼中带着几分欣慰。
“太傅过奖了。谢云与晓誉皆是心怀百姓之人,能有他们相助,是周某之幸,也是百姓之幸。日后若有需要周某之处,太傅尽管开口。”
此后,经过彻查,太后党羽诬陷周生辰一事水落石出。
原来,那些伪造的书信是御史大夫找人模仿周生辰的字迹所写,所谓的“流民首领密谈”,不过是太后党羽故意安排的假象。
所有参与诬陷的官员皆受到了严厉惩处,御史大夫被削去官职,流放边疆。
户部侍郎等党羽则被革职查办,永不录用。
太后也因暗中操纵此事,被加重了禁足惩罚,除了每日的饮食起居,不得与任何人接触,再也无法干预朝政。
而周生辰,则因这场风波,更得皇帝信任。
流民营地在他与谢云、宏晓誉的继续打理下,愈发繁荣稳定。
流民们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还通过学堂和工坊学到了知识与技能。
有手艺的流民在工坊制作的桌椅、陶器,甚至被商人看中,签下了长期订单。
学堂里的孩子们也渐渐褪去了往日的怯懦,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漼太傅也时常前往营地,有时会给孩子们讲课,有时会与周生辰探讨流民安置的长远之计。
他看着眼前欣欣向荣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
他深知,正是因为有周生辰这样忠心耿耿、心怀百姓的栋梁之才,朝廷才能稳定,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而宏晓誉在此次事件中,也再次展现出了她的沉稳与果敢。
朝堂风波后,营地中难免有流言蜚语,她特意召集流民,坦诚布公地解释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还邀请流民代表参观军营,证明并无私藏兵器之事。
她的坦荡与真诚,让流民们更加信任她,营地秩序也愈发稳定,更得漼太傅与众人的认可。
时光荏苒,春日的暖阳洒满大地。
流民营地的学堂里,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空气中。
工坊里,流民们专注地制作着手工制品,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希望。
周生辰站在营地高处,身着玄色常服,身姿挺拔,望着眼前的一切,眼中满是欣慰。
他知道,只要坚守初心,心怀百姓,定能守护好这片土地,守护好天下苍生。
而这场因诬陷而起的风波,也成为了他人生中的一段插曲,让他更加坚定了为国为民的信念,也让他在朝堂与民间的声望达到了新的高度。
喜欢周生如故之南辰时宜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周生如故之南辰时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