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辽东事宜暂告段落,东方墨与青鸾并未惊动任何官面人物,亦未大张旗鼓。如同来时一般,他们悄然离开了都里镇的山庄,乘上一艘外表普通的客船,混迹于南下的商旅船队之中,沿着内河航道,迂回而隐秘地向长安方向驶去。
船舱内,陈设简单。东方墨与青鸾对坐,中间的小几上铺着几张素笺,上面是东方墨以独特的“墨痕”密码书写的纲要。
“先生,此番归京,欲将‘周天星网’提升至何种境地?”青鸾看着那几页承载着未来格局的纸张,轻声问道。她深知,这绝非简单的区域协调,而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东方墨目光沉静,指尖轻点纲要:“以往各域自成体系,虽利于深耕,却如孤星悬天,光华难聚。而今,‘墨羽’羽翼渐丰,覆盖愈广,若不能统合,则力分而势弱。此番升级,核心在于三处。”
他缓缓道来,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
“其一,标准化。西域‘周天北斗’传递情报用一套密语,北疆‘北辰’用另一套,辽东海域又自成一格,中原‘墨网’亦有别法。信息往来,需经多次转译,耗时费力,且易出错。当制定一套通行于所有网络的统一密码体系、人员等级标识、据点建设规范、乃至财务(墨源)收支记账标准。使无论西域驼铃,还是东海帆影,皆能使用同一套‘语言’。”
“其二,联动性。以往,西域发现吐蕃异动,情报传至长安,再转北疆,北疆方能戒备,信息流转缓慢。未来,需建立区域间直接、高效的情报交互通道。譬如,西域‘北斗’察觉吐蕃北上之兆,可依新规,直接向可能受影响的北疆‘北辰’发出特定等级的预警。同时,资源调配亦需联动,辽东缺擅远航之导航士,或可从登莱‘墨网’紧急抽调;北疆需特定药材,或可由西域商路设法转运。形成网络合力,而非单点支撑。”
“其三,中枢化。”东方墨目光微凝,“以往我四处奔走,或依靠你们各自镇守,虽能决断,却非长久之计。需在长安设立一常设机构,名曰‘星枢’。‘星枢’不直接管辖各域具体事务,但负责日常统筹:汇总各方情报,绘制全局态势图;依据既定方略,协调跨区域资源调配;处理各域自身难以解决的突发危机;并负责新标准的推行与监督。‘星枢’需有固定人员值守,建立档案库,确保无论我在与否,‘周天星网’皆能如臂使指,高效运转。”
青鸾听得心潮澎湃。这已不仅仅是战术层面的调整,而是从组织架构、运作模式上进行的一次彻底革新,旨在将“墨羽”从一个依靠核心成员个人能力与魅力的联盟,提升为一个制度完善、能够自我驱动、持续发展的庞然大物。
“先生思虑,深远至极。”她由衷叹道,“如此,‘墨羽’方算真正扎根,非一时之兴,可图百年之基。”
东方墨微微颔首,取过笔,开始在那素笺上,以更加精炼、严谨的“墨痕”密码,亲自起草数道核心“墨令”。
第一道,是 《关于召开首次“墨网会”及确立“星枢”建制的令谕》 ,阐明会议主旨与“星枢”设立之必要,规定与会人员资格(各主要区域负责人及其副手)。
第二道,是 《关于推行“周天星网”标准化建设的纲要(草案)》 ,详细列出了密码统一、人员分级(拟设“星徒”、“星使”、“星执”、“星主”等阶)、据点分级建设、财务规范等初步构想,要求与会者携带现有体系资料,供会议讨论修订。
第三道,是 《关于强化区域联动与应急响应机制的指导(征求意见稿)》 ,提出了建立区域间直接通讯渠道、设立跨区域支援基金与快速反应小队、制定不同等级危机的联合应对预案等方向。
每一道“墨令”,皆由东方墨亲笔书写,盖上了他那方独特的、蕴含着特殊印记的墨玉私章。这印章,本身便是最高级别的信物,见印如见人。
“遣‘墨羽’最高等级的信使,分头出发,务必亲手送达玄影、郭震(西域)、北疆负责人玄枢、中原总掌事,以及……南域目前的联络人手中。”东方墨将书写完毕、用火漆密封好的“墨令”交给青鸾,神色肃然,“路线、交接方式,依甲字三号预案执行。”
“是,先生。”青鸾郑重接过。她知道,这几道薄薄的“墨令”一旦发出,便将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墨羽”这个庞大的暗影组织内部,激起前所未有的波澜,也将引领它,走向一个全新的、更加波澜壮阔的未来。
潜龙已悄然归京,星纲之议,即将在这大唐的心脏地带,悄然拉开序幕。
喜欢千年一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千年一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