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骄兵必败,李信折戟(公元前225年,秦都咸阳 & 楚国疆域)
主要事件: 年轻气盛的秦将李信在朝堂上夸下海口,声称只需二十万大军即可灭楚。秦王嬴政大喜,命其挂帅出征。李信轻敌冒进,被楚国名将项燕诱敌深入并大败而归。
咸阳宫,章台殿。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狂热的自信气息。秦国刚刚以摧枯拉朽之势灭亡了魏国(公元前225年),将魏王假装入囚车。秦王嬴政,这位志在吞并八荒的君王,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视着殿下的文武群臣。他的下一个目标,直指南方的庞然大物——楚国!
“寡人欲伐楚,诸卿以为,需多少兵力?”嬴政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压迫感,在大殿中回荡。他正值壮年,雄心万丈,连续的胜利让他对秦军的战力有着近乎盲目的信任。
话音未落,一位年轻英武、身披甲胄的将领昂然出列,正是深受秦王宠信、在灭燕、伐赵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李信。他脸上洋溢着年轻人的锐气和未经挫折的傲气,声音洪亮,掷地有声:
“陛下!末将只需精兵二十万,足可踏平荆楚,擒获楚王,献于阙下!”(史载李信答:“不过用二十万人。”)
此言一出,殿中不少将领微微吸气。二十万灭楚?楚国虽遭削弱,但疆域辽阔,底蕴犹存,更有名将项燕坐镇,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然而,李信胸有成竹的神情和过往的战绩,让秦王嬴政心中的天平迅速倾斜。
“好!”嬴政龙颜大悦,猛地一拍案几,“李将军壮哉!寡人就予你二十万精锐,荡平楚地!扬我大秦军威!”(史载秦始皇“以为贤勇”)
角落里,一位须发皆白、身形魁梧的老将军微微蹙眉。他便是曾为秦国打下大片江山、战功卓着的老将王翦。他深知楚国之强绝非李信想象的那么简单。王翦在心中默默估算着:楚国地域广阔,纵深极大;项燕绝非庸才,极善用兵;更重要的是,灭国之战非同小可,必须做到雷霆万钧,一击致命,否则极易陷入泥潭,反受其累。
王翦犹豫再三,还是跨前一步,沉稳地开口,声音带着岁月磨砺出的沙哑和不容置疑的分量:
“大王,征伐楚国,非六十万大军不可!楚地广人众,项燕宿将用兵有方,且楚人勇悍,哀兵必胜。二十万之数……恐难竟全功,反受其咎啊!”(史载王翦坚持:“非六十万人不可。”)
嬴政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他看着王翦,眼神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愠怒和不耐烦。六十万?那几乎是秦国全国的机动兵力!这老将军,莫不是年纪大了,锐气尽失,变得畏首畏尾了?他刚刚才被李信的豪情点燃,王翦这盆冷水,浇得他心头火起。
“王老将军,”嬴政的声音冷了下来,带着一丝讥讽,“您是不是太过谨慎了?莫非是年纪大了,胆子也变小了?李将军年轻气盛,锐不可当,寡人信他!”
王翦闻言,心头一沉,知道再多言也无益,反而会触怒君王。他深深地看了一眼踌躇满志的李信和面带讥诮的秦王,默默退回班列,不再言语。殿中气氛一时有些尴尬。
公元前225年冬,李信意气风发地率领着二十万秦军铁骑,如同出笼猛虎,浩浩荡荡开赴楚国边境(史载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进军初期,果然势如破竹!秦军连破楚军,攻克平舆(今河南平舆北)、寝丘(今安徽临泉)等要地,兵锋直指楚国都城寿春(今安徽寿县)!
捷报频传咸阳,嬴政更是志得意满:“看,寡人识人之明!王翦老矣!”
然而,在楚国广袤的土地上,一双饱经沙场、沉稳如渊的眼睛正冷冷地注视着李信的动向——项燕,这位继承了楚国项氏一族勇武血脉的名将,同时兼具着狐狸般的狡黠。他深知秦军势大,正面硬撼难以取胜。在李信高歌猛进、战线拉长、士卒疲惫、后方空虚之际,项燕敏锐地捕捉到了战机!
“李信小儿,骄狂至此!就是此刻!”项燕眼中寒光一闪,下达了决定性的命令。
他亲率楚国最精锐的主力,如同潜伏已久的毒蛇,悄无声息地绕到李信后方,随后发动了雷霆万钧的突袭!(史载项燕“大破李信军”)同时,早已部署好的楚军各路部队,在广阔的纵深地域向秦军发起猛烈的反击和分割包围!
秦军猝不及防!李信正做着直捣寿春的美梦,突然发现自己后路被断,侧翼受敌,陷入重重包围!秦军长途奔袭带来的疲惫、兵力分散的弱点在项燕精准的打击下暴露无遗。楚军在项燕的指挥下,如同复仇的潮水,将秦军淹没。一场惨烈的大败随之而来!
秦军营垒被攻破,辎重粮草被焚毁,士卒死伤枕藉。李信拼死力战,才带着残兵败将杀出重围,狼狈不堪地逃回秦国境内(史载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二十万大军,十损七八,秦国遭遇了统一进程中前所未有的大溃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朝魂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天朝魂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